功能主治:清血解毒,消肿目痒。用于经络不和,温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齄,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茜草、桃仁、荆芥穗(炭)、蛇蜕、赤芍、当归、白茅根、地肤子、苍耳子、地黄、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土茯苓、黄柏、皂角刺、桔梗、益母草、苦杏仁(去皮炒)、防风、赤茯苓、白芍、蝉蜕、牛蒡子、牡丹皮、白鲜皮、熟地黄、大黄、忍冬藤、紫草、土贝母、川芎、甘草、白芷、天葵子、紫荆皮、鸡血藤、浮萍、红花。 |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支中含:甘草酸苷40mg,(甘草酸单铵盐53mg),甘氨酸400mg,L-盐酸半胱氨酸20mg,亚硫酸钠16mg,氨水,氯化钠,注射用水 |
|
生产企业 |
特一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MinophagenPharmaceuticalCompanyLimited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44023272 |
H2008026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血解毒,消肿目痒。用于经络不和,温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齄,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 |
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荨麻疹。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0粒,一日2次。 |
成人1次/天,40-100ml/次(2-5支/次),直接静脉推注或加入适量葡萄糖溶液静脉点滴,依年龄,病情适当增减,可长期连续或间歇给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权衡治疗利大于弊后慎重给药。 |
|
副作用 |
孕妇禁用。 |
1.对本剂既往有过敏史患者。2.酮症患者,肌病患者,低钾血症患者(可加重低钾血症和高血压症)。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血解毒,消肿目痒。用于经络不和,温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齄,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 |
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荨麻疹。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1.抗炎症作用 (1)抗过敏作用 (2)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酶的阻碍 2.免疫调节作用 3.对实验性肝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 4.抑制病毒增殖和对病毒的灭活作用 (二非临床毒理研究) |
|
注意事项 |
1.感冒期间停服。2.风寒症或肺脾气虚证荨麻疹不宜使用。3.月经期或哺乳期慎服。4.忌食鱼虾油腻食品;忌酒、辛辣刺激食物。5体弱慢性腹泻者慎用。6过敏体质者慎用。7如有油脂性成份渗达表面导致外观颜色变化,不影响服用。 |
1、慎重给药对高龄患者应慎重给药(高龄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高)(参照老年患者用药)。2、一般注意事项(1)为防止休克的出现,问诊要充分。(2)事先准备急救设施,以便发生休克时能及时抢救。(3)给药后,需保持患者安静,并密切观察患者状态。(4)与含甘草制剂并用时,容易出现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应予注意。3、给药时注意静脉内给药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尽量缓慢速度给药。有酒精棉消毒安瓶切口后,再切瓶口。4、有报导口服甘草酸苷及含有甘草制剂时,可出现横纹肌溶解症。【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权衡治疗利大于弊后慎重给药【老年患者用药】基于临床应用经验,高龄者有易发低血钾副作用倾向,因此,需在密切观察基础上,慎重给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