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慢性附件炎、盆腔炎、阴道炎、膀胱炎、慢性阑尾炎、尿路感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赤芍、土茯苓(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三棱(醋炙)、川楝子(炒、)莪术(醋炙)、延胡索(醋炙)、芡实(炒)、当归、苦参、香附(醋炙)、黄柏、丹参、山药。 |
旱莲草、女贞子、地黄、山药、当归、川芎、赤芍、狗脊(烫)、茯苓、猪苓、车前子(盐炒)、茜草、大蓟、小蓟、栀子、马齿苋、地榆。 |
|
| 生产企业 |
广东佳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50571 |
国药准字Z20090061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慢性附件炎、盆腔炎、阴道炎、膀胱炎、慢性阑尾炎、尿路感染。 |
清热凉血,滋阴养肾。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普通型肝肾阴虚内热证,证见目睛干涩,视物模糊,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肌酸痛,小便赤灼热,心烦口渴,夜寐不安,舌红少苔或舌红,脉细数或数。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粒,一日3次。 |
口服。一次一袋,一日三次。 |
|
| 副作用 |
孕妇忌用。 |
尚不明确。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慢性附件炎、盆腔炎、阴道炎、膀胱炎、慢性阑尾炎、尿路感染。 |
清热凉血,滋阴养肾。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普通型肝肾阴虚内热证,证见目睛干涩,视物模糊,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肌酸痛,小便赤灼热,心烦口渴,夜寐不安,舌红少苔或舌红,脉细数或数。 |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 |
孕妇慎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