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卡西平片
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治疗癫痫原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和部分性发作,伴有或不伴有继发性全面性发作。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奥卡西平。 |
左乙拉西坦。 |
|
生产企业 |
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 |
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1518 |
国药准字H2018403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治疗癫痫原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和部分性发作,伴有或不伴有继发性全面性发作。 |
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伴或不伴继发性全面性发作)的治疗。 用于成人及16岁以上青少年癫痫患者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加用治疗。 |
|
用法用量 |
品适合于单独或与其它的抗癫痫药联合使用。在单药治疗和联合用药中,本品 应该从临床... |
(1)给药途径:口服。需以适量的水吞服,服用不受进食影响。口服给药后,可能会有左乙拉西坦的苦味。(2)给药方法和剂量成人(≥18岁)和青少年(12岁~17岁)体重≥50kg起始治疗剂量为500mg/次,每日2次。根据临床疗效及耐受性,每日剂量可增加至每次1500mg,每日2次。剂量的变化应每2~4周增加或减少500mg/次,每日2次。老年人(≥65岁)根据肾功能状况,调整剂量(详见下文有关肾功能受损病人描述)。4~11岁的儿童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50kg起始治疗剂量是10mg/kg,每日2次。根据临床疗效及耐受性,剂量可以增加至30mg/kg,每日2次。剂量变化应以每两周增加或减少10mg/kg,每日2次。应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
|
副作用 |
大多数不良反应是轻到中度,并且是一过性的,主要发生在治疗开始阶段。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疲劳、头晕、头痛、嗜睡、复视、恶心、呕吐等。 |
对左乙拉西坦过敏或者对吡咯烷酮衍生物或者其他任何成分过敏的病人禁用。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治疗癫痫原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和部分性发作,伴有或不伴有继发性全面性发作。 |
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伴或不伴继发性全面性发作)的治疗。 用于成人及16岁以上青少年癫痫患者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加用治疗。 |
|
药理作用 |
【药理毒理】 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以下简称本品)是卡马西平10-酮基结构类似物,为新型抗癫痫药。本品主要通过其活性代谢产物10-单羟基代谢物(MHD)发挥作用。本品和MHD能阻滞电压敏感性钠通道,稳定过度兴神经细胞膜,抑制神经元重复放电,减少突触冲动传递;本品可增加钾通道传导性和调节高电位激活钙通道,有助于抑制癫痫发作。 MHD AMES试验为以INXING:V79中国仓鼠细胞和大鼠骨髓微核试验表明,本品和MHD对染色体均无致突变和断裂作用。剂量≥300MG/KG时可增加大鼠胚胎畸形和变异的发生率,且对母体也有毒性(抑制体重增加等),但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致畸性继发于药物对母体的影响。 【药代动力学】 口服本品吸收完全,在肝脏充分代谢为具有药理活性的10-单羟基代谢物(MHD)和无药理活性的10,11-二羟代谢物(DHD);禁食时单剂口服本品片剂和口服液的达峰时间分别为4.5(3-13)小时和6小时;原药和MHD的半衰期分别约为2和8小时。本品95%以上经肾脏从尿中排出。食物对本品的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均无影响。 |
成人临床研究汇总的安全性数据表明,药物组和安慰剂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分别为46.4%和42.2%。其中,严重不良反应分别为2.4%和2.0%。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乏力和头晕,常发生在治疗的开始阶段。随时间的推移,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会随之降低。左乙拉西坦不良反应没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性。 |
|
注意事项 |
1.应放在儿童不能接触和看见的地方。2.本品可引起低钠血症,服药期间应定时检查血钠。若血钠 |
停药根据当前的临床实践,如需停止服用本品,建议逐渐停药。(例如:成人和体重50kg或以上的青少年每隔2到4周,每次减少500mg,每日2次:体重<50kg的儿童和青少年应每隔2周,每次减少lOmg/kg,每日2次)。肾功能不全对于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左乙拉西坦的服用剂量需要调整,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在选择服用剂量之前,需进行肾功能检测,患者的服用剂量需参照[用法与用量]。自杀曾有关于服用抗癫痫药物包括左乙拉西坦治疗的癫痫患者出现自杀,自杀未遂、自杀意念和行为的报道。基于随机安慰剂对照的抗癫痫药物临床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了自杀意念及其行为风险的轻度增加。关于该风险增加的机制尚属未知。因此,应该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抑郁和/或有自杀意念的症状及行为,并给予合适的处理。如果出现抑郁和/或自杀意念的症状及行为时,患者(及患者的护理人)应寻求医疗帮助。儿科人群在现有的儿童临床研究资料中未显示对儿童的成长和青春期有影响。然而,在认知、智力、成长、内分泌功能、青春期和生育潜力的长期影响仍未知。对驾驶和应用机器影响目前没有研究关于服药后对机器驾驭能力和驾驶车辆能力的影响。由于个体敏感性差异,在治疗初始阶段或者剂量增加后,会产生嗜睡或者其他中枢神经症状。因而,对于这些需要服用药物的病人,不推荐操作需要技巧的机器,如驾驶汽车或者操纵机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