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安神。用于失眠症属肝气郁结证,症见失眠、情志不舒、胸胁胀闷或疼痛、口苦、腹胀、脉弦。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夏枯草、白芍、合欢花、酸枣仁(炒)、柴胡、香附、地黄、五味子、首乌藤。  | 
                        
                             牛黄、羚羊角、麝香、人参、白术(麸炒)、当归、白芍、柴胡、干姜、阿胶、桔梗、水牛角浓缩粉等27味。  | 
                    |
| 生产企业 | 
                             广西百琪药业有限公司  | 
                        
                             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60296  | 
                        
                             国药准字Z61020830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疏肝,解郁,安神。用于失眠症属肝气郁结证,症见失眠、情志不舒、胸胁胀闷或疼痛、口苦、腹胀、脉弦。  | 
                        
                             益气养血,镇静安神,化痰熄风。适用于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晚饭后及临睡前各服1次。  | 
                        
                             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 
                    |
| 副作用 | 
                             偶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轻度升高,与药物的关系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 禁忌 | 
                             
  | 
                        
                             
  | 
                    |
| 成分 | 
                             疏肝,解郁,安神。用于失眠症属肝气郁结证,症见失眠、情志不舒、胸胁胀闷或疼痛、口苦、腹胀、脉弦。  | 
                        
                             益气养血,镇静安神,化痰熄风。适用于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  |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 注意事项 | 
                             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 
                        
                             1.孕妇慎用。2.本品处方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3.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4.本品不可整丸吞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