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活血破瘀,通经消痞。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熟大黄、土鳖虫(炒)、水蛭(制)、虻虫(去翅足,炒)、蛴螬(炒)、干漆(煅)、桃仁、苦杏仁(炒)、黄芩、地黄、白芍、甘草。 | 鹿茸、海马、阿胶、牡丹皮、黄芪、驴肾、狗肾、人参、当归、杜仲、肉桂、枸杞子、菟丝子、附子、巴戟天、肉苁蓉、熟地黄、茯苓、白术、山茱萸、淫羊藿、补骨脂、覆盆子、胡芦巴、麦冬、锁阳、仙茅、川续断、牛膝、玄参、甘草。辅料:无。 | |
| 生产企业 | 临江市宏大药业有限公司 | 吉林省华侨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50339 | 国药准字Z22023992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活血破瘀,通经消痞。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 壮阳补肾。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性欲淡漠,阳痿滑泄,腰腿酸痛,肾囊湿冷,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或遵医嘱。 | 口服,一次2~3粒,一日2次,早晚服。 | |
| 副作用 | 孕妇禁用。 | 尚不明确。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活血破瘀,通经消痞。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 | 壮阳补肾。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性欲淡漠,阳痿滑泄,腰腿酸痛,肾囊湿冷,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 |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
| 注意事项 | 皮肤过敏者停服。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2.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3. 避免与酒精同服;4. 服用期间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