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对慢性动脉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的四肢溃疡、静息痛及冷感等的改善。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阿加曲班。 |
主要成份:甘草锌。 |
|
生产企业 |
湖南赛隆药业有限公司 |
江苏瑞年前进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193374 |
国药准字H3202227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对慢性动脉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的四肢溃疡、静息痛及冷感等的改善。 |
1.由于锌缺乏症引起的儿童厌食、异食癖、生长发育不良及成人锌缺乏症。2.寻常型痤疮。3.口腔、胃、十二指肠及其他部位的溃疡症。可用于促进刀口、创伤、烧伤的愈合。 |
|
用法用量 |
成人常用量一次10mg(一次1安瓿),一日2次,每次用输液稀释后,进行2~3小时的静脉滴注。另,可依年龄、症状酌情增减药量。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法用量的使用注意事项因用药疗程超过4周的经验不足,故本品的用药疗程在4周以内。 |
口服: 1.成人: (1)治疗青年痤疮和口腔溃疡及其它病症:按成人包装规格使用,一次5g,一日2~3次,开水冲服。治疗青年痤疮一个疗程4~6周。愈后一日5g,再服4~6周,可减少复发。其它病症疗程酌情而定。 (2)治疗消化性溃疡:按成人包装规格使用,一次10g,一日3次,一个疗程4~6周,必要时可减半量,再服一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2.儿童: (1)常用剂量,每日按体重0.5~1.5mg/kg元素锌计算,分3次服用。也可按儿童包装规格使用:1~5岁,一次0.75g,一日2~3次;6~10岁,一次1.5g,一日2~3次;11~15岁,一次2.5g,一日2~3次,开水冲服。 (2)保健营养性补锌,按儿童包装规格使用,一次1.5g,一日2~3次。 |
|
副作用 |
(下列患者禁用)(1)出血性患者颅内出血,出血性脑梗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血管障碍导致的出血现象,血友病及其他凝血障碍,月经期间,手术时,消化道出血,尿道出血,咯血,流产、早产及分娩后伴有生殖器出血的孕产妇等。〔该药用于出血性患者时,有难以止血的危险。〕(2)脑栓塞或有可能患脑栓塞症的患者〔有引起出血性脑梗塞的危险。〕(3)伴有高度意识障碍的严重梗塞患者〔用于严重梗塞患者时,有引起出血性脑梗塞的危险。〕(4)对本药品成份过敏的患者。 |
在治疗胃溃疡时,由于用量较大,疗程又较长,个别人可能出现排钾潴钠和轻度浮肿,停药后症状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量或加服氢氯噻嗪和枸橼酸钾,或加服小剂量安体舒通等对症处理,可不妨碍继续用甘草锌。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儿童用药:常用剂量,每日按体重0.5mg-1.5mg/kg元素锌计算,分3次服用。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目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
成分 |
用于对慢性动脉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的四肢溃疡、静息痛及冷感等的改善。 |
1.由于锌缺乏症引起的儿童厌食、异食癖、生长发育不良及成人锌缺乏症。2.寻常型痤疮。3.口腔、胃、十二指肠及其他部位的溃疡症。可用于促进刀口、创伤、烧伤的愈合。 |
|
药理作用 |
1.严重不良反应(1)出血性脑梗塞(1.2%,对脑血栓症急性期*患者的调查)用于脑血栓症急性期患者时,有时会出现出血性脑梗塞的症状,因此,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措施。(1)在日本已获批准的适应症(2)脑出血(0.1%),消化道出血(0.2%)因有时会出现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故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措施。(3)休克·过敏性休克(频度不详)因有时会出现休克、过敏性休克(荨麻疹、血压降低、呼吸困难等),故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用药,并采取适当措施。 |
||
注意事项 |
1.慎重用药(下列患者慎用)(1)有出血可能性的患者消化道溃疡,内脏肿瘤,消化道憩室炎,大肠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有脑出血既往病史的患者,血小板减少患者,重症高血压病和严重糖尿病患者等。[有引起出血的危险。](2)正在使用抗凝血药、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血栓溶解剂或有降低血纤维蛋白原作用的酶制剂的患者(参见「药物相互作用」一栏)[同时使用上述药剂,有可能引起出血倾向的加剧,因此需加注意,减少用量]。(3)患有严重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本品的血药浓度有升高的危险]。2.重要注意事项使用时应严格进行血液凝固功能等出凝血检查。3.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本品使用“易折安瓿”,应将安瓿颈部上端的白色标志朝上,然后向相反方向折断。注意:为避免在折断安瓿时混入异物,应用酒精消毒棉等擦净后再折断。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3. 忌与茶水、牛奶同服;4. 应按推荐剂量服用,不宜长期过量服用;5. 服用期间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