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周围神经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本品活性成份为甲钴胺。  | 
                        
                             石膏、北寒水石、滑石、磁石、玄参、木香、沉香、升麻、甘草、丁香、芒硝(制)、硝石(精制)、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人工麝香、朱砂。  | 
                    |
| 生产企业 | 
                             江苏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1410  | 
                        
                             国药准字Z45021911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周围神经病。  | 
                        
                             清热开窍,止痉安神。用于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  | 
                    |
| 用法用量 | 
                             口服。通常成年人一次1片(0.5mg),一日3次,可根据年龄、症状酌情增减。  | 
                        
                             口服。一次1.5~3g,一日2次;周岁小儿一次0.3g,五岁以内小儿每增一岁递增0.3g,一日1次;五岁以上小儿酌情服用。  | 
                    |
| 副作用 | 
                             1.过敏:偶有皮疹发生(发生率0.1%),出现后请停止用药。2.其它:偶有(发生率5%~0.1%)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  | 
                        
                             尚不明确。  |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虽然甲钴胺在动物试验中未表现致畸作用,但其对怀孕妇女的安全性尚不明确。尚不明确甲钴胺是否通过妇女乳汁分泌,但动物试验报告甲钴胺有乳汁分泌。本品在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尚不明确。儿童用药:遵医嘱。老年用药:由于老年人机能减退,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少用量。  | 
                        
                             
  | 
                    |
| 成分 | 
                             周围神经病。  | 
                        
                             清热开窍,止痉安神。用于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1.如果服用一个月以上无效,则无需继续服用。 2.从事汞及其化合物的工作人员,不宜长期大量服用本品。 3.本品开封后,应避光、避湿保存。  | 
                        
                             1.孕妇禁用;2.运动员慎用;3.忌食辛辣油腻食物;4.不宜与含川乌、草乌的药物同用;5.过敏体质者慎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