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化瘀通络,疏肝健脾。用于气滞血瘀兼肝郁脾虚所致的肋痛或刺痛,抑郁烦闷,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脘痞,大便不调,或胁下痞块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三七、郁金、蒺藜、姜黄、大黄(酒制)、黄芩、蜈蚣(不去头足)、山药、五味子 |
珍珠母﹑龙胆﹑槐米﹑夏枯草﹑地黄﹑牛膝。 |
|
生产企业 |
湖南康尔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25173 |
国药准字Z1102092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化瘀通络,疏肝健脾。用于气滞血瘀兼肝郁脾虚所致的肋痛或刺痛,抑郁烦闷,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脘痞,大便不调,或胁下痞块等 |
滋肾,清肝,泻火。本品用于肝阳﹑肝火上炎所致头痛眩晕,目赤耳鸣,血压升高。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
口服。一次1袋(6g),一日2~2次。 |
|
副作用 |
孕妇禁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化瘀通络,疏肝健脾。用于气滞血瘀兼肝郁脾虚所致的肋痛或刺痛,抑郁烦闷,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脘痞,大便不调,或胁下痞块等 |
滋肾,清肝,泻火。本品用于肝阳﹑肝火上炎所致头痛眩晕,目赤耳鸣,血压升高。 |
|
药理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 |
1.孕妇慎用。 2.若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