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开窍,止痉安神。用于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石膏、北寒水石、滑石、磁石、玄参、木香、沉香、升麻、甘草、丁香、芒硝(制)、硝石(精制)、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人工麝香、朱砂。 | 连翘、大黄、黄连、石膏、石决明(煅)、雄黄、赭石、磁石(煅)、金银花、天花粉、甘草、葛根、胆膏、玄参、栀子、麦冬、黄芩、郁金、板蓝根、地黄、蒲公英、人工牛黄、珍珠、朱砂、冰片。本品含雄黄。 | |
| 生产企业 | 广州粤华制药有限公司 | 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44022444 | 国药准字Z14021798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开窍,止痉安神。用于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 | 清热解毒,清脑安神。用于头身高热、头昏脑晕、言语狂燥、舌干眼花、咽喉肿痛、小儿内热惊 风抽搐。对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头痛、失眠等皆有清脑镇静作用。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5-3g,一日2次;周岁小儿一次0.3g,五岁以内小儿每增一岁,递增0.3g,一日一次;五岁以上小儿酌情服用。 | 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神经官能症者可适当增量或遵医嘱,小儿酌减。 | |
| 副作用 | 孕妇禁用。 | 尚不明确。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热开窍,止痉安神。用于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 | 清热解毒,清脑安神。用于头身高热、头昏脑晕、言语狂燥、舌干眼花、咽喉肿痛、小儿内热惊 风抽搐。对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头痛、失眠等皆有清脑镇静作用。 | |
| 药理作用 | 是爸爸面前 | ||
| 注意事项 | 本品含朱砂,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过敏体质者慎用;3.服用期间如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4.儿童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5.避免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同时使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