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化瘀止痛。用于瘀热蕴结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少腹疼痛;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忍冬藤、大血藤、甘草、大青叶、蒲公英、牡丹皮、赤芍、川楝子、延胡索(制)、大黄(制)。 | 本品每克含主要成份聚维酮碘0.1克。辅料为: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4000、甘油、水 | |
| 生产企业 | 江西南昌制药有限公司 | 葫芦岛国帝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10144 | 国药准字H21024485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凉血,化瘀止痛。用于瘀热蕴结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少腹疼痛;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 用于外阴道念珠菌病、细菌性阴道炎及混合感染性炎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6粒,一日2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 阴道给药法:将所附套管与乳膏管口连接好,将乳膏注入阴道深处。10克/支:每次约半支(每支分2次使用);20克/支:每次约四分之一支(每支分4次使用),每天一次,宜睡前使用。六至十天为一疗程。外用法:将乳膏推出适量,均匀涂抹于外阴黏膜的病患部位。 | |
| 副作用 | 使用该药品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包括:轻度胃肠道不适、头痛、皮疹等。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对碘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热凉血,化瘀止痛。用于瘀热蕴结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少腹疼痛;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 用于外阴道念珠菌病、细菌性阴道炎及混合感染性炎 | |
| 药理作用 | 极个别病例用药时创面黏膜局部有轻微短暂刺激,片刻后即自行消失,无需特别处理。 | ||
| 注意事项 | 使用该药品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包括:轻度胃肠道不适、头痛、皮疹等。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对碘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过敏体质者及甲状腺疾病患者慎用。烧伤面积大于20者,不宜局部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