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适用于因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梅毒螺旋体及衣原体等对盐酸米诺环素敏感的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盐酸米诺环素  | 
                        
                             麦迪霉素  | 
                    |
| 生产企业 | 
                             惠氏制药有限公司  |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0960011  | 
                        
                             国药准字H10930226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适用于因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梅毒螺旋体及衣原体等对盐酸米诺环素敏感的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  | 
                        
                             主要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和胆道感染,也可用于支原体肺炎。  | 
                    |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首次剂量为0.2克,以后第12或24小时再服用0.1克,或遵医嘱。寻常...  | 
                        
                             口服。成人一日0.8~1.2g,小儿按体重一日30~40mgkg。分3~4次服用...  | 
                    |
| 副作用 | 
                             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光敏感、牙齿和骨骼发育异常(儿童)、过敏反应等。  | 
                        
                             1.肝毒性:在正常剂量下本品的肝毒性较小,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和暂时性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等,一般停药后可恢复。2.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物热、药疹和荨麻疹等。3.偶见恶心、呕吐、上腹不适、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  | 
                    |
| 禁忌 | 
                             
  | 
                        
                             
  | 
                    |
| 成分 | 
                             适用于因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梅毒螺旋体及衣原体等对盐酸米诺环素敏感的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  | 
                        
                             主要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和胆道感染,也可用于支原体肺炎。  |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链霉菌(Streptomycesmycarofaciens)产生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作用,为生长期抑菌药。抗菌性能与红霉素相似,对革兰阳性菌和支原体显示很强的抗菌作用,对部分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亦有抗菌作用。  | 
                    ||
| 注意事项 | 
                             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光敏感、牙齿和骨骼发育异常(儿童)、过敏反应等。  | 
                        
                             1.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本品与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耐药性。3.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4.本品在pH≥6.5时吸收差,故胃溶衣片较肠溶衣片有利于吸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