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止咳利咽。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喉红肿疼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薄荷、柴胡、牛蒡子、荆芥穗、石膏、黄芩、栀子、桔梗、赤芍等二十味。 |
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蜈蚣、檀香、降香、乳香(制)、酸枣仁(炒)、冰片。 |
|
生产企业 |
邯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9990012 |
国药准字Z1998001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止咳利咽。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喉红肿疼痛 |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
|
用法用量 |
口服。0~3岁,一次10~20毫升;3~6岁,一次20~40毫升;6~14岁,一次30~60毫升,一日4次,用时摇匀。 |
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或便秘。个别患者可能出现皮疹或过敏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个别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胃部不适。 |
|
禁忌 |
|
|
|
成分 |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止咳利咽。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喉红肿疼痛 |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或便秘。个别患者可能出现皮疹或过敏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1.孕妇及月经期妇女慎用;2.过敏体质者慎用;3.服用期间如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减量或停药;4.不宜与抗凝血药物同时服用;5.服用期间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