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疮疡肿毒、乳痈、丹毒、跌打损伤、痈疽发背、疔疮、疖肿、痔疮、湿疹。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姜黄、大黄、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 |
淫羊藿、葫芦巴、金樱子、熟地黄、补骨脂、蛇床子、制何首乌、肉苁蓉、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黄芪、红参、白术、山药、茯苓、当归、川芎、小茴香、车前子、炙甘草。 |
|
生产企业 |
山东百草药业有限公司 |
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37020272 |
国药准字Z2008062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疮疡肿毒、乳痈、丹毒、跌打损伤、痈疽发背、疔疮、疖肿、痔疮、湿疹。 |
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用于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妇女白带清稀。 |
|
用法用量 |
外用。红肿,烦热,疼痛,用清茶调敷;漫肿无头,用醋或葱酒调敷;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敷。一日数次。 |
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
|
副作用 |
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疮疡肿毒、乳痈、丹毒、跌打损伤、痈疽发背、疔疮、疖肿、痔疮、湿疹。 |
调和阴阳,温阳补肾,扶正固本。用于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夜尿频多,畏寒怕冷;妇女白带清稀。 |
|
药理作用 |
方中大黄清火泻热毒,活血水肿,行瘀血,治痈肿、疮疔等,黄柏清热燥湿,解毒消肿,姜黄行气破瘀,止痛,白芷散湿止痛,消肿排脓,苍术燥湿辟秽,厚朴燥湿消痰,陈皮燥湿化痰(橙皮甙类有抗炎作用),天南星燥湿化痰、消肿散结,且有箍集围聚作用,天花粉排脓消肿,甘草缓急止痛、解毒,且能调和调药。全方清热解毒,燥湿化痰,消肿止痛,围聚之功效,适用于痈疽疮疡之阳证。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2.用毕洗手,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3.忌辛辣刺激性食物。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疮疖较重或局部变软化脓或已破溃者应去医院就诊。6.全身高热者应去医院就诊。7.本品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者应停用。8.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2.请将本 |
1.忌油腻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