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维生素B12) |
本品主要成份为缬沙坦,辅料为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 |
|
生产企业 |
山东博山制药有限公司 |
北京恩泽嘉事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7021784 |
国药准字H2001048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炎, |
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
|
用法用量 |
肌注,成人,1日0.025~0.1mg或隔日0.05~0.2mg。用于神经炎时,用量可酌增。 |
口服。每日1次,每次80mg(1粒),对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可增至160mg(2粒),或遵医嘱。本品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或利尿剂联合使用。抗高血压作用通常在服药2周内出现,4周时达到最大疗效。肾功能不全或非胆汁瘀积型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
|
副作用 |
注射维生素B12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包括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过敏反应等。 |
不良反应少见、轻微且为一过性。1、偶见轻度头痛、头晕、疲乏、腹痛、干咳,体位性血压改变少见。2、偶见血钾增高、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降低、血肌和转氨酶增高。3、有腹泻、鼻炎、咽炎、关节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报道。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妇女禁用: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用药:本品用于儿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无相关研究。尚无儿童用药的经验。老年用药:尚不明确。 |
|
成分 |
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炎, |
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抗贫血药。维生素B12参与体内甲基转换及叶酸代谢,促进5-甲基四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缺乏时,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的成熟。本品还促使甲基丙二酸转变为琥珀酸,参与三羧酸循环。此作用关系到神经髓鞘脂类的合成及维持有髓神经纤维功能完整,维生素B12缺乏症的神经损害可能与此有关。【药代动力学】肌注后吸收迅速而完全,约1h血药浓度达峰值;体内分布较广,但主要贮存于肝脏,成人总贮量为4-5mg;大部分在8h经肾脏排泄,剂量愈大,排泄愈多。 |
||
注意事项 |
注射维生素B12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包括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过敏反应等。 |
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2.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3.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调整剂量;4.可能引起低血压,应监测血压;5.可能引起高钾血症,应监测血钾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