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维生素B12) |
主要成分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支含洋地黄苷(按洋地黄毒苷计)0.006mg,七叶亭苷0.040mg。本品辅料为硼酸与纯化水。 |
|
生产企业 |
山东博山制药有限公司 |
Pharma Stulln GmbH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7021784 |
注册证号H2013029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炎, |
眼底黄斑变性。所有类型的眼疲劳,包括眼肌性、神经性和适应性的。 |
|
用法用量 |
肌注,成人,1日0.025~0.1mg或隔日0.05~0.2mg。用于神经炎时,用量可酌增。 |
黄斑变性:每日3次,每次1滴,滴入眼结膜囊内(近耳侧外眼角)。眼疲劳:每日3次,每次1滴,滴入眼结膜囊内(近耳侧外眼角)。延续1周或至病情好转,建议每日2次,每次1滴。 |
|
副作用 |
注射维生素B12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包括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过敏反应等。 |
详见说明书。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儿童用药:尚不明确。老年用药:尚不明确。 |
|
成分 |
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炎, |
眼底黄斑变性。所有类型的眼疲劳,包括眼肌性、神经性和适应性的。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抗贫血药。维生素B12参与体内甲基转换及叶酸代谢,促进5-甲基四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缺乏时,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的成熟。本品还促使甲基丙二酸转变为琥珀酸,参与三羧酸循环。此作用关系到神经髓鞘脂类的合成及维持有髓神经纤维功能完整,维生素B12缺乏症的神经损害可能与此有关。【药代动力学】肌注后吸收迅速而完全,约1h血药浓度达峰值;体内分布较广,但主要贮存于肝脏,成人总贮量为4-5mg;大部分在8h经肾脏排泄,剂量愈大,排泄愈多。 |
||
注意事项 |
注射维生素B12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包括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过敏反应等。 |
1. 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使用;2. 避免与其他眼药水混用;3. 使用后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4.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5. 儿童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