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小儿出血性休克和脑病综合征,小儿出血性休克和脑病综合症,,自发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肿,腹部大血管损伤,大血管损伤,血管外伤,肠系膜动脉瘤,慢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小肠脂肪瘤,小肠血管瘤,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含自巴西矛头蝮蛇(Bothropsatrox)的蛇毒中分离和纯化血凝酶,不含神经毒素及其它毒素。辅料为:甘露醇、明胶(水解)、氯化钙。 |
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 |
|
生产企业 |
蓬莱诺康药业有限公司 |
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1840 |
国药准字Z5102044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小儿出血性休克和脑病综合征,小儿出血性休克和脑病综合症,,自发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肿,腹部大血管损伤,大血管损伤,血管外伤,肠系膜动脉瘤,慢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小肠脂肪瘤,小肠血管瘤, |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
|
用法用量 |
静注﹑肌注或皮下注射,也可局部用药。一般出血:成人1~2单位(2~4支);儿童0.3~0.5单位(约3/5~1支)。紧急出血:立即静注0.25~0.5单位(1/2~1支),同时肌肉注射1单位(2支)。各类外科手术:术前一天晚肌注1单位(2支),术前1小时肌注1单位(2支),术前15分钟静注1单位(2支),术后3天,每天肌注1单位(2支);咯血:每12小时皮下注射1单位(2支),必要时,开始时再加静注1单位(2支),最好是加入10ml的0.9%NaCl液中,混合注射;异常出血:剂量加倍,间隔6小时肌注1单位 |
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 |
|
副作用 |
1.虽无关于血栓的报道,为安全计,有血栓病史者禁用。2.对本品或同类药品过敏者禁用。 |
1.如果服用任何其他药品请告知医师或药师,包括任何从药房、超市或保健品商店购买的非处方药品。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除非紧急情况,孕期妇女不宜使用。儿童用药: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老人用药: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
|
成分 |
小儿出血性休克和脑病综合征,小儿出血性休克和脑病综合症,,自发性腹膜后出血或血肿,腹部大血管损伤,大血管损伤,血管外伤,肠系膜动脉瘤,慢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小肠脂肪瘤,小肠血管瘤, |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
|
药理作用 |
具有抗炎作用。对蛋清诱发的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用;对巴豆油致小鼠耳廓炎症有抑制作用;还可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具有解热作用。能抑制2,4-二硝基酚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以及霍乱菌苗引起的家兔体温升高。 具有镇痛作用。能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延长热板法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潜伏期。 具有影响免疫性口腔溃疡的作用。可降低口腔黏膜加弗氏佐剂诱导的家兔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减轻口腔局部病变。 具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但对肺炎杆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无抑菌作用。 |
||
注意事项 |
1.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血液病所致的出血不宜使用本品。2.血中缺乏血小板或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时,本品没有代偿作用,宜在补充血小板或缺乏的凝血因子、或输注新鲜血液的基础上应用本品。3.在原发性纤溶系统亢进(如:内分泌腺、癌症手术等)的情况下,宜与血抗纤溶酶的药物联合应用。4.应注意防止用药过量,否则其止血作用会降低。5.使用期间还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出、凝血时间。 |
1.过敏体质者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