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新生儿败血症,小儿川崎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败血症,紫癜,蛋白血症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人免疫球蛋白。 |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化学名称为4-[(4-甲基-1-哌嗪)甲基]-N-[4-甲基-3-[[4-(3-吡啶)-2-嘧啶]氨基]苯基]-苯胺甲磺酸盐。 |
|
生产企业 |
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Novartis Pharma Produktions Gm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S10980010 |
H2015011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新生儿败血症,小儿川崎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败血症,紫癜,蛋白血症 |
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 |
|
用法用量 |
用法、用灭菌注射用水20ml将制品溶解后,静脉滴注或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1~2倍作静脉滴注,开始滴注速度为1.0ml/分(约20滴/分),持续15分钟后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最快滴注速度不得超过3.0ml/分(约60滴/分)。用量、遵医嘱。推荐剂量、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或低下症、首次剂量、400mg/kg体重。维持剂量、200~400mg/kg体重,给药间隔时间视病人血清IgG水平和病情而定,一般每月一次。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每日400mg/kg体重,连续5日。维持剂量每次 |
开始剂量 :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和加速期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推荐剂量为60... |
|
副作用 |
1.对人免疫球蛋白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2.有抗IgA抗体的选择性IgA缺乏者。 |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皮疹、肌肉骨骼疼痛、腹泻、恶心、水肿、疲劳和肝功能异常。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对孕妇或可能怀孕妇女的用药应慎重,如有必要应用时,应在医师指导和严密观察下使用。儿童用药: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遵医嘱。老人用药:老人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
|
|
成分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新生儿败血症,小儿川崎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败血症,紫癜,蛋白血症 |
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 |
|
药理作用 |
本品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经静脉输注后,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Ig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调理功能。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专供静脉输注用。2.如需要,可以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本品,但糖尿病患者应慎用。3.药液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过期失效,不得使用。4.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输用。5.有严重酸碱代谢紊乱的病人应慎用。 |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皮疹、肌肉骨骼疼痛、腹泻、恶心、水肿、疲劳和肝功能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