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感染,慢性呼吸道疾病继发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乳腺炎,毛囊炎,疖,疖肿症,痈,丹毒,峰窝组织炎,淋巴管(结,囊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是头孢泊肟酯。 |
制何首乌、地黄、白芷、山药(炒)、五倍子、广藿香、人参、桑白皮、海桐皮、甘松、独活、苍术(炒)、川芎、菟丝子(盐炒)、茯神、青皮(炒)、草果、山茱萸(去核)、附子(制)、厚朴、陈皮、五味子、牛膝、枳实(炒)、高良姜、山柰、款冬花、小茴香(盐炒)、桔梗、熟地黄、九节菖蒲、白术(炒)、槟榔、甘草、当归、秦艽、红花、莪术、莲子、木瓜、麦冬、羌活、香附(炒)、肉苁蓉、黄芪、天冬、桃仁、栀子(炒)、泽泻、乌药、半夏(制)、天南星(制)、苦杏仁(去皮、尖)、茯苓、远志、淫羊藿(炒)、三棱(醋制)、茜草、砂仁、肉桂、白豆蔻、红豆蔻、荜茇、沉香、豹骨、人工麝香、红曲。辅料为白酒、红糖、冰糖。 |
|
生产企业 |
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 |
内蒙古鸿茅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41805 |
国药准字Z1502079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感染,慢性呼吸道疾病继发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乳腺炎,毛囊炎,疖,疖肿症,痈,丹毒,峰窝组织炎,淋巴管(结,囊炎 |
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 |
|
用法用量 |
饭后口服。成人每次0.1~0.2g,一日2次,根据不同病种和病情而定。一般对上呼吸道感染、单纯尿路感染每次0.1g,一日2次;重症可增至0.2g,一日2次,疗程5~7天。对下呼吸道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耳鼻喉感染,每次0.2g,每日2次,疗程7~14天。 |
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2次。 |
|
副作用 |
对本品或头孢烯类抗生素有既往过敏史者患者禁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未确立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因此孕妇或可能妊娠的妇女,仅在治疗的有益性超过危险性时方可用药。儿童用药:尚未确立小儿用药的安全性(使用经验少)。老人用药:高龄者应注意下述内容及用量和给药间隔并观察患者状态,慎重给药。1.高龄者多见生理功能降低,易出现副作用。2.高龄者会出现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倾向。 |
|
|
成分 |
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感染,慢性呼吸道疾病继发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乳腺炎,毛囊炎,疖,疖肿症,痈,丹毒,峰窝组织炎,淋巴管(结,囊炎 |
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以及妇女气虚血亏。 |
|
药理作用 |
1.药理作用:头孢泊肟酯为口服广谱第三代头孢菌素,进入体内后经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为头孢泊肟发挥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效。本品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杀菌作用。本品对β-内酰胺酶稳定,所以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的许多产β-内酰胺酶的微生物对本品仍敏感。本品对某些超广谱β-内酰胺酶无效。2.毒理研究:(1)遗传毒性:体内、外的研究(包括Ames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非程序DNA合成试验、有丝分裂重组、基因回复、正向基因突变试验和体内微核试验) |
||
注意事项 |
1.一般注意:有引起休克的可能性,故应仔细问诊。2.慎重用药(下述患者慎重用药):(1)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症既往史患者。(2)本人或双亲﹑弟兄有易引起支气管哮喘﹑皮疹﹑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体质患者。(3)严重肾损害患者(本品系肾排泄型抗生素,会引起排泄延迟)。(4)经口摄食不足患者或非经口维持营养患者﹑全身状态不良患者(会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状,故应注意观察)。3.临床检验值的影响:(1)试纸反应以外的本尼迪特氏试剂﹑费林氏试剂及临床试纸进行的尿糖检查, |
1.忌寒凉、辛辣及油腻食物。 2.本品宜饭后服用;不胜酒者慎服。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其它泻火及滋补性中药。 4.热痹者不适用,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如灼、痛处发热,疼痛窜痛无定处,口干唇燥。 5.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3.如出现沉淀请摇匀服用。 14.运动员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