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急性髌骨脱位,痛经,扁桃体炎,风湿性疾病,鼻窦炎,中耳炎,附件炎,偏头痛,头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双氯芬酸钾。 |
乌鸡(去毛爪肠)、人参、白芍、丹参、香附(醋炙)、当归、牡蛎(煅)、鹿角、桑螵蛸、甘草、青蒿、天冬、熟地黄、地黄、川芎、黄芪、银柴胡、芡实(炒)、山药。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
|
生产企业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9990347 |
国药准字Z1102009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急性髌骨脱位,痛经,扁桃体炎,风湿性疾病,鼻窦炎,中耳炎,附件炎,偏头痛,头痛 |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引起: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少腹冷痛,体弱乏力,腰酸腿软。 |
|
用法用量 |
通常建议根据个体调整剂量,并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最小有效剂量。此药宜在饭前服用,用水整片送下,不可掰开或咀嚼。1.成人:推荐起始日剂量为100-150mg,对轻度病人每日剂量为75-100mg,通常将每日剂量分2-3次服用。对原发性痛经,每日剂量应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一般为50-150mg。最初剂量应为50-100mg,必要时,可在若干个月经周期内提高剂量达到最大剂量200mg/日。在最初症状出现时开始治疗,并根据症状连续治疗几天。治疗偏头痛的起始剂量为50mg并应在即将发作的第一症状出现时服用,如果首次服 |
口服,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
|
副作用 |
1.胃肠道溃疡患者禁用。2.对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禁用。3.对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而诱发哮喘、荨麻疹或急性鼻炎史的患者禁用。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可通过胎盘。动物试验对胎鼠有毒性,但不致畸。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儿童用药:14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本品老人用药:本品可致或加重老年人胃肠道出血、胃溃疡和穿孔。肝肾功能损伤的老年患者、服用利尿剂或有细胞外液丢失的老年患者慎用。 |
|
|
成分 |
急性髌骨脱位,痛经,扁桃体炎,风湿性疾病,鼻窦炎,中耳炎,附件炎,偏头痛,头痛 |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引起: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少腹冷痛,体弱乏力,腰酸腿软。 |
|
药理作用 |
本品属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解热作用。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如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请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如服用过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时请立即就医。3.60岁以上患者应根据体质情况谨慎使用。尤其对体弱和体重过轻的老年患者建议使用最低有效剂量。4.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本品:-曾经在服用疼痛抑制剂或抗炎类药物后出现胃肠道病变或胃疼或心口灼痛。-哮喘或过敏体质。—有胃肠道溃疡病史者。-患有心脏病或高血压。-患有肝脏或肾脏疾 |
1、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2、服药期间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3、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 4、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本药,带下量多气臭者应去医院就诊。 5、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应去医院就诊。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长期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7、服药二周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2、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