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脑血栓,脑梗塞,血栓性静脉炎,冠心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噻氯匹定。 |
人工麝香、木鳖子(去壳去油)、制草乌、枫香脂、醋乳香、醋没药、五灵脂(醋炒)、酒当归、地龙、香墨。 |
|
生产企业 |
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
华润三九(黄石)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9980186 |
国药准字Z42021086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脑血栓,脑梗塞,血栓性静脉炎,冠心病 |
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用于痰气凝滞所致的瘰疬、瘿瘤、乳岩、乳癖,症见肌肤或肌肤下肿块一处或数处,推之能动,或骨及骨关节肿大、皮色不变、肿硬作痛。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片(0.25g),一日1次,就餐时服用以减少轻微的胃肠道反应。 |
打碎后口服,一次1.2-3g,一日2次,小儿酌减。 |
|
副作用 |
1.血友病或其它出血性疾病患者﹑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患者﹑溃疡病及活动性出血患者均不应使用此药。2.严重的肝功能损害患者,由于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往往增加出血的危险,故本品不宜使用。3.对本品过敏者。4.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病史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
服用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可以透过胎盘屏障及进入母乳,应避免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儿童用药:尚不明确。老人用药:尚不明确。 |
|
|
成分 |
脑血栓,脑梗塞,血栓性静脉炎,冠心病 |
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用于痰气凝滞所致的瘰疬、瘿瘤、乳岩、乳癖,症见肌肤或肌肤下肿块一处或数处,推之能动,或骨及骨关节肿大、皮色不变、肿硬作痛。 |
|
药理作用 |
1.噻氯匹定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血小板的活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二磷酸腺苷(ADP)起关键作用。当二磷酸腺苷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活化血小板膜表面的纤维蛋白原受体(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并使其结合纤维蛋白原进而引起血小板聚集(Ⅰ期聚集)。另外,血小板活化后又可释放二磷酸腺苷,导致血小板进一步聚集(Ⅱ期聚集)。噻氯匹定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包括Ⅰ期及Ⅱ期聚集)有强力的抑制作用,且作用持久。2.噻氯匹定可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与血液粘滞性,并提高全血及红细胞的滤过率。 |
||
注意事项 |
1.用药最初3个月内,须每2周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当发现计数降低时应停药。2.在任何手术和动脉插管或输注之前(7日),应停用。使用本品的病人需手术时在术前尽可能告知外科医生。 |
服用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