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前庭大腺炎,巴氏腺炎,败血症,支气管炎,腹膜炎,脓胸,胆囊炎,淋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附睾炎,尿道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膀胱炎,附件炎,盆腔炎,气管炎,脑膜炎,肾炎,创伤,囊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拉氧头孢钠。 |
本品主要成份为达沙替尼。 |
|
生产企业 |
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0930103 |
国药准字H2013327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前庭大腺炎,巴氏腺炎,败血症,支气管炎,腹膜炎,脓胸,胆囊炎,淋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附睾炎,尿道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膀胱炎,附件炎,盆腔炎,气管炎,脑膜炎,肾炎,创伤,囊炎 |
本品用于治疗对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费城染色体阳性(Ph+)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急粒变和急淋变)成年患者。 |
|
用法用量 |
静滴﹑静注或肌注,成人1天1~2g,分2次;小儿1天40~80mg/kg,分2~4次,并依年龄﹑体重﹑症状适当增减,难治性或严重感染时,成人增加至1天4g,小儿1天150mg/kg,分2~4次给药。静注时,本品0.5g,以4ml以上的灭菌注射用水,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充分摇匀,使之完全溶解;肌注时,以0.5%利多卡因注射液2~3ml充分摇匀,使完全溶解。溶解后,尽快使用,需保存时,冰箱内保存于72小时以内,室温保存24小时内使用。 |
应当由具有白血病诊断和治疗经验的医师进行治疗。PH+慢性期CML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达沙替尼100mg,每日1次,口服。服用时间应当一致,早上或晚上均可。PH+加速期、急变期(急粒变和急淋变)CML的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70mg,每日2次,分别于早晚口服(见【注意事项】)片剂不得压碎或切割,必须整片吞服。本品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治疗持续时间:在临床试验中,本品治疗均持续至疾病进展或患者不再耐受该治疗。尚未对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后停止治疗的影响进行研究。为了达到所推荐的剂量,本品共有20mg、50mg、70mg薄膜衣片三种规格。推荐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情况进行剂量的增加或降低。剂量递增:在成年Ph+CML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如果患者在推荐的起始剂量治疗下未能达到血液学或细胞遗传学缓解,则慢性期CML患者可以将剂量增加至140mg,每日1次,对于进展期(加速期和急变期)CML患者,可以将剂量增加至90mg,每日2次。不良反应发生时的剂量调整:骨髓抑制:在临床试验中,骨髓抑制可以通过下列手段来处理:中断给药、剂量降低或终止研究治疗。必要时给予血小板和红细胞输注。出现耐药性骨髓 |
|
副作用 |
对本品及头孢菌素类有过敏反应史者禁用。 |
详见说明书。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用药:静滴、静注或肌注,小儿1天40-80mg/kg,分2-4次,并依年龄、体重、症状适当增减,难治性或严重感染时,小儿1天150mg/kg,分2-4次给药。低体重初生儿慎用。老人用药:老年患者宜酌减给药剂量和延长给药间隔。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减退,使用本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能增加。老年患者缺乏维生素k,使用本品增加出血倾向。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目前尚无充分的达沙替尼用于妊娠妇女的数据。动物研究已经证实了该药的生殖毒性(见【药理毒理】)。达沙替尼对人体的潜在危险尚不明确。除非有明确的需要,否则本品不应用于妊娠妇女。如果在妊娠期间服用该药,那么患者必须被告知其对胎儿的潜在危险。非临床研究中,在低于在人体内进行达沙替尼治疗时所观察到的血药浓度下,在大鼠和家兔中观察到胚胎-胎仔毒性。观察到大鼠出现胎儿死亡。在大鼠和家兔接受的达沙替尼最低检测剂量(大鼠:2.5 mg/kg/天 [15 mg/m2/天] 和家兔:0.5 mg/kg/天 [6 mg/m2/天])下,能够导致胚胎-胎仔毒性。这些给药剂量在大鼠和家兔产生的母体AUC分别是105 ng·hr/mL(0.3倍于人类女性接受70 mg每日2次之后获得的AUC)和44 ng·hr/mL(0.1倍于人类AUC)。胚胎-胎仔毒性包括多部位的骨骼畸形(肩胛骨、肱骨、股骨、桡骨、肋骨、锁骨),骨化程度降低(胸骨;胸椎、腰椎和骶椎;前趾骨;骨盆和舌骨体),水肿和小肝。哺乳目前有关达沙替尼通过人类或动物乳汁排泄的信息尚不足且有限。有关达沙替尼的物理化学数据和现有的药效学 |
|
成分 |
前庭大腺炎,巴氏腺炎,败血症,支气管炎,腹膜炎,脓胸,胆囊炎,淋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附睾炎,尿道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膀胱炎,附件炎,盆腔炎,气管炎,脑膜炎,肾炎,创伤,囊炎 |
本品用于治疗对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费城染色体阳性(Ph+)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急粒变和急淋变)成年患者。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新型半合成β-内酰胺类的广谱抗生素。作用机制是与细胞内膜上的靶位蛋白结合,使细菌不能维持正常形态和正常分裂繁殖,最后溶菌死亡,由于本品对β-内酰胺酶极为稳定,对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力,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略弱,对绿脓杆菌亦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
||
注意事项 |
1.对青霉素过敏者﹑肾功能损害者慎用。2.静脉内大量注射,应选择合适部位,缓慢注射﹑以减轻对管壁的刺激及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1. 避免与CYP3A4强效抑制剂或诱导剂合用;2. 监测心电图,避免QT间期延长;3. 监测血药浓度,必要时调整剂量;4. 避免与食物同服,应空腹或餐后2小时服用;5. 定期监测血常规,注意出血风险;6.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7. 儿童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