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疮疡肿毒。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连翘、青黛、黄连、黄芩、大黄、菊花、龙胆、天花粉、玄参、茯苓、桔梗、甘草、水牛角粉、朱砂、冰片、水牛角浓缩粉。 |
金钱草、茵陈、黄芩、木香、郁金、大黄、槟榔、枳实(麸炒)、芒硝(精制)、厚朴(姜制)。 |
|
生产企业 |
吉林吉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仁和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2022292 |
国药准字Z34020352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疮疡肿毒。 |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症候者。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
口服。排石:一次6~10片,一日2次;炎症:一次4~6片,一日2次。 |
|
副作用 |
药品可能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请遵医嘱使用,如出现严重不适,请及时就医。 |
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皮疹、过敏反应等。 |
|
禁忌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疮疡肿毒。 |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症候者。 |
|
药理作用 | |||
注意事项 |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
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皮疹、过敏反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