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牙龈肿痛、便秘、小便短赤。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 | 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甘草。 | |
| 生产企业 | 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 | 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14020219 | 国药准字Z20060103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牙龈肿痛、便秘、小便短赤。 | 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咳嗽、咽痛、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扁桃体炎。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或遵医嘱。 | 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3次。 | |
| 副作用 | 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腹泻、腹痛;偶见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长期服用可能影响肝肾功能。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或腹泻。个别情况下,可能会有过敏反应,如皮疹或瘙痒。长期使用需注意肝肾功能监测。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牙龈肿痛、便秘、小便短赤。 | 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咳嗽、咽痛、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扁桃体炎。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或遵医嘱。 | 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3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