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阴部瘙痒,或灼热痛,带下量多,色黄;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及外阴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地肤子、千里光、黄柏、岗松油、大叶桉油、满山香油、蛇床子油。 |
本品主要成份为制霉菌素。 |
|
生产企业 |
广西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 |
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26294 |
国药准字H3402413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阴部瘙痒,或灼热痛,带下量多,色黄;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及外阴炎。 |
口服用于治疗消化道念珠菌病。 |
|
用法用量 |
外用,用前摇匀。阴部疾患用本品15毫升加温开水至1000毫升冲洗或坐浴,一日1~2次,一周为1疗程。 |
用法:口服。 用量:消化道念珠菌病: 成人一次50~100万单位(10万单位的一次5~10片、25万单位的一次2~4片、50万单位的一次1~2片),一日3次;小儿每日按体重5~10万单位/kg,分3~4次服。 |
|
副作用 |
经期、孕期妇女禁用。 |
1.对本品过敏的患者禁用。 2.5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
|
禁忌 |
|
儿童注意事项: 5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老人注意事项: |
|
成分 |
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阴部瘙痒,或灼热痛,带下量多,色黄;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及外阴炎。 |
口服用于治疗消化道念珠菌病。 |
|
药理作用 |
多烯类抗真菌药,具广谱抗真菌作用。 对念球菌属的抗菌活性高,新型隐球菌、曲菌、毛霉菌、小孢子菌、荚膜组织浆胞菌、皮炎 芽生菌及皮肤癣菌通常对本品亦敏感。 本品可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相结合,致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以致重要细胞内容物漏失而发挥抗真菌作用。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2、忌食辛辣食物。3、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4、治疗期间忌房事,配偶如有感染应同时治疗。5、未婚或绝经后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6、外阴白色病变、糖尿病所致的瘙痒不宜使用。7、带下伴血性分泌物,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者,应去医院就诊。8、本品在贮存中如有少量浑浊或分层,摇均后使用。9、用药7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10、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1、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本品对全身真菌感染无治疗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