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金钱草、茵陈、黄芩、木香、郁金、大黄、槟榔、麸炒枳实、芒硝、姜厚朴。 | 人参茎叶皂苷、树舌多糖、乌鸡浸膏、五味子浸膏 | |
| 生产企业 | 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吉林恒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62020780 | 国药准字Z20053541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 滋补肝肾,益气养阴,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迁延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各种化学毒物引起的肝损伤。 | |
| 用法用量 | 1、口服。2、排石:一次6-10片,一日2次。3、炎症:一次4-6片,一日2次。 | 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 | |
| 副作用 | 1、有严重心血管病和老年患者慎用。2、孕妇忌用。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等。偶有头晕、皮疹等过敏反应。长期服用需注意肝肾功能监测。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 滋补肝肾,益气养阴,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迁延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各种化学毒物引起的肝损伤。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体弱,肝功能不良者慎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等。偶有头晕、皮疹等过敏反应。长期服用需注意肝肾功能监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