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术后综合征。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藏大黄、手掌参、余甘子。 | 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蛋氨酸,化学名dl2-氨基-4-(甲基硫)丁酸 | |
| 生产企业 | 青海君吒药业有限公司 | 南京瑞尔医药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25609 | 国药准字H20003950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术后综合征。 | 用于脂肪肝,以及酒精和磺胺等药物引起的肝损害。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粒,一日23次,保健时每日一粒或日一粒。 | 口服,一次1~3g,一日3次,饭后服。 |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酸中毒、肝昏迷忌用。 | |
| 禁忌 | 
 | 儿童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老人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 |
| 成分 | 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术后综合征。 | 用于脂肪肝,以及酒精和磺胺等药物引起的肝损害。 | |
| 药理作用 | 1.降脂作用:大黄的活性成分,白黎芦醇能抑制胆固醇吸收。大黄中的四茶素等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致密度,限制有害物质进入,从而降低血脂粘稠度,提高血浆渗透压,这种稀释血液的功能,可明显分解脂质,阻止脂肪沉淀。 2.利胆作用:增加胆汁分泌及胆汁流量,促进胆汁排泄,使胆固醇在肠内被还原成类固醇排出体外,并能提高肝病患者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抵抗力。 3.保肝作用:增加胆细胞内糖元及核糖核酸的含量,减少肝细胞变性与坏死,促进细胞再生。 | 氨基酸类药,是体内胆碱生物合成的甲基供体,能放出活性甲基,促进磷酯酰胆碱合成,磷酯酰胆碱与积存在肝内的脂肪作用,变为易于吸收的卵磷脂,故可防治肝脂肪蓄积;具有保肝、解毒的作用。 | |
| 注意事项 | 请遵医嘱。 | 尚不明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