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症、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肝炎、肿瘤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丹参、红花、注射用氯化钠、 |
本品主要成份为苯扎贝特。化学名称:本品为2-[4-[2-(4-氯苯甲酰氨基)乙基]苯氧基]-2-甲基丙酸分子式:C19H20ClNO4分子量:361.82 |
|
生产企业 |
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 |
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26866 |
国药准字H2001046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症、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肝炎、肿瘤等。 |
本品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 |
|
用法用量 |
肌内注射。一次2~4毫升,一日1~2次;静脉注射。一次4毫升,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毫升稀释后缓慢注射,一日1~2次;静脉滴注。一次10~60毫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毫升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1~2次;或遵医嘱。 |
成人常用量:口服苯扎贝特片每日3次,每次200-400mg。可在饭后或与饭同服。疗效佳者维持量可为每日2次,每次400mg。肾功能障碍时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40-60ml/min时,每日2次,每次400mg;15-40ml/min时,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400mg;低于15ml/min时,每3日1次,每次400mg。 |
|
副作用 |
有出血倾向者禁用,孕妇忌用。 |
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如消化不良、厌食、恶心、呕吐、饱胀感、胃部不适等,其它较少见的不良反应还有头痛、头晕、乏力、皮疹、瘙痒、阳萎、贫血及白细胞计数减少等。 2.偶有胆石症或肌炎(肌痛、乏力)。本品属氯贝丁酸衍生物,有可能引起肌炎、肌病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导致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发生横纹肌溶解,主要表现为肌痛合并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并可导致肾衰,但较罕见。在患有肾病综合征及其它肾损害而导致血白蛋白减少的患者或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发生肌病的危险性增加。 3.偶有血氨基转移酶增高。 |
|
禁忌 |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在妊娠期的安全性未确立,故孕妇不推荐使用。本品是否分泌进入乳汁不详,故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儿童用药:儿童服用本品的疗效及安全性,目前尚无实验研究加以证实,故不宜应用。老年用药:老年人应根据肝肾功能状态调节用药剂量。如有肾功能不良时,须适当减少本品用药量。 |
|
成分 |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症、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肝炎、肿瘤等。 |
本品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 |
|
药理作用 |
1.评价丹红注射液对动物的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通过压力换能器、张力换能器、针型电极连接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分别测定丹红注射液给药前后不同时间段犬股动脉血压、呼吸和心电图;用YLS-1A型多功能小鼠活动记录仪观察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用斜板跌落法观察药物对小鼠协调运动的影响;以翻正反射消失法记录药物对小鼠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结果丹红注射液2.4g/kg·b.w.静脉给药,30min可引起麻醉犬的收缩压略微降低,但是心率、舒张压和呼吸系统均未见显著差异,而1.2g/kg·b.w.、0.6g/kg·b.w.的给药剂量未见显著影响;另外,丹红注射液3种剂量对小鼠协调运动、自主活动以及阈下剂量戊巴比妥致小鼠的催眠作用无明显影响。 结论:丹红注射液对犬有一定的降低收缩压作用,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对犬的呼吸系统和小鼠的神经系统无显著影响。 2.研究丹红注射液对氯化锂-匹罗卡品点燃慢性颞叶癫痫(temporallobeepilepsy,TLE)大鼠海马神经元及GFAP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点燃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将50只造模成功的颞叶癫痫大鼠随机分为颞叶癫痫组(生理盐水10ml/kg腹腔注射)及丹红治疗组(丹红注射液10ml/kg腹腔注射),另选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大鼠随机分为5个不同时间点:24h、3d、7d、15d及30d。采用尼氏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每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目及GFAP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颞叶癫痫组大鼠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海马GFAP表达显著增多(P0。05);与颞叶癫痫组相比,丹红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海马GFAP表达显著减少(P0。05)。 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减轻颞叶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脱失及减少GFAP表达,有助于减轻大鼠发作程度及阻断慢性颞叶癫痫的形成和发展。 3.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环状动静脉血栓湿重、血栓形成抑制率、血液流变学等为指标,观察其抗凝抑栓的作用。结果:丹红注射液各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家兔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抑制家兔血栓形成,减轻血栓湿重等作用。 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显著的抗凝抑栓作用。 4.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组织中内皮素-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的表达与胰腺组织损伤的关系以及中药丹红注射液对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SAP模型组(B组)及丹红治疗组(C组);用RTPCR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胰腺组织中ET-1、eNOS及iNOS基因的表达;分别用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酶法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测血液中ET-1、NO浓度;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的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并对胰腺组织损伤进行评分。结果:与B组比较,C组可明显降低胰腺组织各时间点ET-1、iNOS基因的表达(ET-1:4h:0.31±0/15vs0.58±0.17,8h:0.45±0.16vs0.72±0.31,12h:0.73±0.19vs1.19±0.28,24h:0.64±0.26vs0.92±.36;iNOS:4h:0.32±0.10vs0.65±0.11,8h:0.36±0.14vs0.73±0.08,12h:0.43±0.07vs0.87±0.15,24h:0.32±0.06vs0.82±0.16,均P0.05),上调eNOS基因的表达(4h:0.55±0.12vs0.25±0.11,8h:0.53±0.10vs0.27±0.12,12h:0.60±0.12vs0.24±0.10,24h:0.56±0.13vs0.28±0.16,均P0.05)。且可明显降低C组大鼠12、24h时间点胰腺病理评分(12h:4.73±1.29vs7.19±1.28,24h:5.64±1.26vs8.92±2.16,均P0.05)。 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下调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中ET-1与iNOS基因的表达,上调eNOS基因的表达,改善胰腺组织病理损伤。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在同一容器内使用。 2.本品为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发现药液再现混浊、沉淀、变色、漏气等现象时不能使用。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3.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4. 避免与他汀类药物合用;5. 服药期间不宜饮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