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高血脂。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汉桃叶。 |
本品主要成分是盐酸西替利嗪。化学名称:(±) -2-[2-[4-[(4-氯苯基)苯甲基]-1-哌嗪基]乙氧基]乙酸二盐酸盐。分子式:C21H25CIN2O3·2HCI分子量:461.81 |
|
生产企业 |
三金集团湖南三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53812 |
国药准字H20103387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高血脂。 |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及过敏引起的瘙痒和荨麻疹的对症治疗。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5片,一日3次。 |
推荐成年人和2岁以上儿童使用。 成年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推荐剂量为每日10mg,一次口服。 由于症状通常在晚间出现而服药,故建议可在晚餐期间用少量液体送服此药。 若病人出现不良反应,可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5mg。 6-12岁的儿童:每日一次10mg或每次5mg,每日2次。 2-6岁的儿童:每日一次5mg或每次2.5mg,每日2次。 1-2岁的儿童:建议1-2岁的儿童服用滴剂,早上和晚上各服用0.25ml(2.5mg,约5滴)。 1岁以下的儿童:虽然有6个月以上到1岁的婴儿服用西替利嗪的临床数据,但是相关评估尚未完全结束,如需使用,请服用滴剂产品,谨遵医嘱。 老年患者:肾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参照成人推荐剂量。 肾功能损害的老年患者,参见肾功能损害患者推荐剂量。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中度至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给药间隔应根据肾功能个体化。请采用下列公式和图表,参考病人的血清肌酐(mg/dl)计算: 对于肾功能损害的儿童患者,剂量的调整还需要考虑儿童的肌酐清除率和体重。 肝功能损害患者: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无需调整给药剂量。 口服片剂: 1片=10mg 1/2片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偶有报告患者有轻微和短暂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嗜睡、激动不安、口干、腹部不适。在测定精神运动功能的客观试验中,本品的镇静作用和安慰剂相似。罕有报道过敏反应。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致畸试验显示无任何致畸作用,但是为了预防,盐酸西替利嗪不应给怀孕头三个月的孕妇服用,同样也不应给授乳妇女使用。儿童用药:见【用法用量】项。老年用药:肝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参见(用法用量)项成人用法与用量。肾功能损害的老年患者参见(用法用量)项肾功能损害患者用法用量。 |
|
成分 |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高血脂。 |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及过敏引起的瘙痒和荨麻疹的对症治疗。 |
|
药理作用 |
1.镇痛作用:汉桃叶注射液进行小鼠热板法试验,痛阈可提高2、3倍,持续3小时,较吗啡持久。乙醇提取物、水煎醇处理溶液小鼠腹腔注射亦有一定镇痛作用。镇痛主要活性部位为有机酸,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粘液酸与延胡索酸。临床用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偏头痛、胆、胃、肠绞痛等有良好止痛效果。以延胡索酸为主,与琥珀酸、γ-羟基丁酸共同配制的三丁酸钠注射液,热板法镇痛试验有显著镇痛作用。临床试用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胆、胃、肠绞痛及带状疱疹疼痛有良好缓解作用。 2.抗惊厥作用:汉桃叶注射液对小鼠电惊厥有显著对抗作用,其有机酸注射液及延胡索酸有相似效果。 3.解痉作用:汉桃叶注射液对离体豚鼠肠、胃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4.镇静催眠作用:汉桃叶注射液腹腔注射,可使小鼠活动减少,加大剂量则深度睡眠甚至麻醉死亡,其所含有机酸注射液对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有协同作用。 5.其他作用:对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离体豚鼠气管收缩有松弛作用;对小鼠离体妊娠子宫有兴奋作用;一定浓度使离体蛙心收缩加强,使兔血压轻微下降,迅即恢复正常。 6.用汉桃叶注射液(10g/2ml),三丁酸钠注射液临床治疗各种胃、肠及胆道病407例,二者进行比较,结果镇痛作用三丁酸钠注射液强于汉桃叶注射液,而解痉作用则前者不如后者。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 |
1.酒后避免使用:在治疗剂量下,本品不会强化酒精作用(血液酒精浓度0.8g/L),但是必须小心。 2.司机、操作机器或高空作业人员慎用;对健康志愿者的试验表明,每日服用20或25mg本品可能影响人的机敏性和反应时间,少数情况下服用10mg本品会导致机敏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