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和中祛暑,用于夏季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腹痛吐泻、胸闷恶心。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皱叶香薷、歪叶蓝、广藿香、紫苏叶、厚朴、豆蔻、木香、生姜、甘草、 |
本品主要成份为:甲砜霉素。其化学名称为:[R-(R*,R*)]N-{1-(羟基甲基)-2-羟基-2-[4-(甲基磺酰基)苯基]乙基}2,2-二氯乙酰胺。 分子式:C12H15Cl2NO5S 分子量:356.23 |
|
生产企业 |
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 |
内蒙古佳合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53021655 |
国药准字H1502025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解表散寒、和中祛暑,用于夏季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腹痛吐泻、胸闷恶心。 |
用于敏感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等所致的呼吸道、尿路、肠道等感染。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3次,小儿酌减.服时摇匀. |
口服,成人一日1.5~3g,分3~4次,儿童按体重一日25~50mg/Kg,分4次服。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
禁忌 |
|
儿童注意事项: 新生儿避免使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妊娠期,尤其妊娠后期妇女应尽量避免应用,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应暂停哺乳。 老人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
|
成分 |
解表散寒、和中祛暑,用于夏季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腹痛吐泻、胸闷恶心。 |
用于敏感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等所致的呼吸道、尿路、肠道等感染。 |
|
药理作用 |
本品是氯霉素的同类物,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与氯霉素相仿,具广谱抗微生物作用,包括需氧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厌氧菌、立克次体属、螺旋体和衣原体属。甲砜霉素对下列细菌具杀菌作用: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对以下细菌仅具抑菌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属、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下列细菌通常对氯霉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粘质沙雷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属、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本品属抑菌剂,可逆性地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使肽链增长受阻(可能由于抑制了转肽酶的作用),因此抑制了肽链的形成,从而阻止蛋白质的合成,与氯霉素间呈完全交叉耐药。由于甲砜霉素在肝内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因此体内抗菌活性较高。本品尚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较氯霉素约强6倍。 |
||
注意事项 |
1饮食宜清淡。 2本品适用于暑湿吐泻偏寒者,其表现为呕吐泄泻,排泄物清稀,甚至如水样,头昏胸闷,脘痞纳呆,恶寒,怕风,或伴有发热,头昏身重,肢体酸痛,舌苔白腻,脉濡。 3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应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婴幼儿、年老体虚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患者服用三天后,症状无缓解,或发热、吐泻加重,或出现其它严重并发症时,应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8儿童 |
1.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经常定期检查周围血象,长期治疗者需定期检查网织细胞数,及时发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 2.肾功能不全者给药后,甲砜霉素排出减少,体内可有积蓄倾向,应慎用并减量使用。 3.造血功能不良患者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