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对肝癌、食管癌、喉癌、肺癌、宫颈癌等细胞株的形态或增殖有破坏和抑制作用。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主要成份:主要活性成分为去甲斑蝥酸钠。 |
详见说明书 |
|
| 生产企业 |
西安海欣制药有限公司 |
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金花制药厂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2365 |
国药准字H20013360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对肝癌、食管癌、喉癌、肺癌、宫颈癌等细胞株的形态或增殖有破坏和抑制作用。 |
慢性乙型肝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感染、免疫缺陷病。 |
|
| 用法用量 |
1、静脉注射。取本品,用适量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并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一次10~30mg或遵医嘱。静脉滴注时用适量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缓慢滴入。 2、肝动脉插管。取本品,用适量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使用。一次10~30mg,一日2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持续2~3个疗程。, 3、瘤内注射。取本品,用适量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使用。一次10~30mg,每周1次,4次为一个疗程,可持续4个疗程。 |
口服,成人每次26mg,一日23次;儿童剂量酌减。 |
|
| 副作用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使用转移因子类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包括:发热、皮疹、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
| 禁忌 |
|
|
|
| 成分 |
对肝癌、食管癌、喉癌、肺癌、宫颈癌等细胞株的形态或增殖有破坏和抑制作用。 |
慢性乙型肝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感染、免疫缺陷病。 |
|
| 药理作用 |
本品体外试验,对肝癌、食管癌、喉癌、肺癌、宫颈癌等细胞株的形态或增殖有破坏或抑制作用。体内试验,对小鼠艾氏腹水癌、肉瘤-180及肝癌实体型有一定的抑制效力,可提高腹水肝癌H22小鼠癌细胞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及溶酶体酶活性,干扰癌细分裂,阻断于M期,并影响其周期运行速度。本品可使癌细胞骨架破坏(微丝、微管),影响癌细胞超微结构,导致线粒体,微绒毛及质膜损伤等。能抑制癌细胞DNA合成,但对正常骨髓细胞不抑制,并能升高白细胞。 |
||
| 注意事项 |
1.静脉给药时,注意避免药液漏出血管壁外。 2.溜内注射时,防止药液溢出瘤体外。 3.少数患者使用本品可能出现体温增高、使用高剂量应注意体温的改变。若体温升高,可对症处理。 4.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慎用较高剂量。 |
口服,成人每次26mg,一日23次;儿童剂量酌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