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主要成分为盐酸洛美利嗪。 |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N,N,a-三甲基-10H-吩噻嗪-10-乙胺盐酸盐。 |
|
生产企业 |
浙江为康制药有限公司 |
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0819 |
国药准字H3202176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 |
(1)皮肤粘膜的过敏:适用于长期的、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对血液或血浆制品的过敏反应,皮肤划痕症。(2)晕动病:防治晕车、晕船、晕飞机。(3)用于麻醉和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包括镇静、催眠、镇痛、止吐。(4)用于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
|
用法用量 |
口服,早饭及晚饭后或睡前口服,每次服用盐酸洛美利嗪5mg,一日2次。 |
肌内注射。成人用量①过敏,一次25mg,必要时2小时后重复;严重过敏时可用肌注25~50mg,最高量不得超过100mg;②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可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0.25%,缓慢静脉注射;③止吐,12.5~25mg,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一次;④镇静催眠,一次25~50mg。小儿常用量①抗过敏,每次按体重0.125mg/kg或按体表面积3.75mg/m2,每4~6小时一次;②抗眩晕,睡前可按需给予,按体重0.25~0.5mg/kg或按体表面积7.5~15mg/m2。或一次6.25~12.5mg,每日三次;③止吐,每次按体重0.25~0.5mg/kg或按体表面积7.5~15mg/m2,必要时每4~6小时重复;或每次12.5~25mg,必要时每4~6小时重复;④镇静催眠,必要时每次按体重0.5~1mg/kg或每次12.5~25mg。 |
|
副作用 |
1禁用于对本品有过敏症既往史的患者;2禁用于脑梗塞急性期、颅内出血或有凝血倾向的患者。3禁用于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 |
(1)已知对吩噻嗪类药高度过敏的人,也对本品过敏。 (2)下列情况应慎用:急性哮喘,膀胱颈部梗阻,骨髓抑制,心血管疾病,昏迷,闭角型青光眼,肝功能不全,高血压,胃溃疡,前列腺肥大症状明显者,幽门或十二指肠梗阻,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儿童,服用本品后痰液粘稠,影响排痰,并可抑制咳嗽反射),癫痫患者(注射给药时可增加抽搐的严重程度),黄疸,各种肝病以及肾功能衰竭,Reye综合征(异丙嗪所致的锥体外系症状易与Reye综合征混淆)。应用异丙嗪时,应特别注意有无肠梗阻,或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目前尚无儿童用药的安全性资料。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1.孕妇,或可能妊娠的妇女不可服用本品[动物实验(大鼠)表明本品有致畸作用(骨骼、外形异常)]2.哺乳妇女哺乳期妇女不可服用本品,如必须服用时,需避免哺乳。[动物实验(大鼠)表明本品会进入乳汁中] 老人注意事项: 1.对老年患者的剂量选择应十分谨慎,主要考虑大多数老年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减退的情况,会导致持续的血药浓度偏高或更高的潜在的安全性风险。2.类似化合物(盐酸氟桂利嗪等)给药后易导致老年患者锥体外系症状和抑郁症,所以在老年患者用药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该反应,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 |
儿童注意事项: 儿童慎用,服用本品后痰液粘稠,影响排痰,并可抑制咳嗽反射。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1.孕妇使用本药后,可诱发婴儿的黄疸和锥体外系症状。因此,孕妇在临产前1-2周应停用此药。 2.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需权衡利弊。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人用本药易发生头晕、滞呆、精神错乱、低血压。还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特别是帕金森氏病、不能静坐(akathisia)和持续性运动障碍,用量大或胃肠道外给药时更易发生。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 |
(1)皮肤粘膜的过敏:适用于长期的、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对血液或血浆制品的过敏反应,皮肤划痕症。(2)晕动病:防治晕车、晕船、晕飞机。(3)用于麻醉和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包括镇静、催眠、镇痛、止吐。(4)用于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
|
药理作用 |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为Ca2+拮抗剂,对脑血管有高度的选择性,通过阻滞脑细胞Ca2+内流,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加大脑血流量,同时具有脑神经保护作用,保护大脑在缺血、再灌注后和缺氧引起的损伤。另外,本品能非竞争性抑制K+、PGF2alpha;和5-羟色胺等诱导的大脑和外周动脉血管收缩,抑制三叉神经刺激引起的血浆蛋白渗出等神经炎症,从而阻止偏头痛的发生,对偏头痛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
异丙嗪是吩噻嗪类抗组胺药,也可用于镇吐、抗晕动以及镇静催眠。 (1)抗组胺作用:与组织释放的组胺竞争H1受体,能拮抗组胺对胃肠道、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或挛缩,解除组胺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致痉和充血作用。 (2)止吐作用:可能与抑制了延髓的催吐化学感受区有关。 (3)抗晕动症:可能通过中枢性抗胆碱性能,作用于前庭和呕吐中枢及中脑髓质感受器,主要是阻断前庭核区胆碱能突触迷路冲动的兴奋。 (4)镇静催眠作用:可能由于间接降低了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应激性。 |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主要在肝脏中代谢,经胆汁排出,有严重肝功能障碍的患者慎用。2.因在狗3个月服用本品的毒性研究中出现心电图上QT及QTc间期延长,有QT延长的患者慎用。3.患有帕金森氏症或抑郁症的患者慎用。4.因本品有产生困倦的副作用,服药期间应注意不要从事驾驶汽车等有危险的工作。5.本品与降压药合用有出现血压下降的危险性。目前尚无儿童用药的安全性资料。老年患者用药:1.对老年患者的剂量选择应十分慎重,主要考虑大多数老年患者可能出现的肝功能减退的情况,会导致持续的学药浓度偏高的潜在的安全性风 |
(1)孕妇使用本药后,可诱发婴儿的黄疸和锥体外系症状。因此,孕妇在临产前1~2周应停用此药。 (2)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需权衡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