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巴喷丁胶囊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1.疱疹感染后神经痛:用于成人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2.癫痫:用于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伴或不伴继发性全身发作的部分性发作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3~12岁儿童的部分性发作的辅助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加巴喷丁,其化学名称为:1-(氨基甲基)-环己乙酸。 |
本品的成分是马来酸氟吡汀。分子量:C19H21FN4O6 |
|
生产企业 |
|
|
|
批准文号 |
H20100709 |
H20120210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疱疹感染后神经痛:用于成人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2.癫痫:用于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伴或不伴继发性全身发作的部分性发作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3~12岁儿童的部分性发作的辅助治疗。 |
适用于急性轻、中度疼痛:如运动性肌肉痉挛导致的疼痛。 |
|
用法用量 |
1.疱疹感染后神经痛:第一天一次性服用加巴喷丁0.3g,第二天服用0.6g,分两次服完;第三天服用0.9g,分三次服完。随后,根据缓解疼痛的需要,可逐渐增加剂量至每天1.8g,分三次服用。国外临床研究中,在每天1.8g至3.6g剂量范围内其疗效相当,每天超过1.8g的剂量未显示出更多益处。 2.癫痫:加巴喷丁可与其它抗癫痫药物合用进行联合治疗。加巴喷丁的给药途径为口服,分次给药(每日3次)。给药方法从初始低剂量逐渐递增至有效剂量。12岁以上患者:在给药第一天可采用每日一次,每次0.3g;第二天为每日二次,每次0.3g,第三天为每日三次,每次0.3g,之后维持此剂量服用。据国外研究文献报道,加巴喷丁的用药剂量可增至每日1.8g,还有部分病人在用药剂量达每日2.4g仍能耐受。每天2.4g以后剂量的安全性尚不确定。 |
根据患者自身的疼痛状况以及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来决定服用马来酸氟吡汀的剂量。每次服用时应用水将1粒马来酸氟吡汀胶囊整个吞服。切记不能嚼碎。每天服用3-4次,每次应间隔相同时间。如果疼痛加剧.可以按每天3次,每次2粒的给药方案服用马来酸氟吡汀。每天服用马来酸氟吡汀的最高剂量不能超过600mg(相当于6粒马来酸氟吡汀胶囊)。医生另有处方说明例外。对于年龄超65岁,初次使用马来酸氟吡汀的老年患者,给药方案为每早晚各给予1粒马来酸氟吡汀胶囊。可根据疼痛的程度以及对药物的耐受情况适当增加马来酸氟吡汀的服用剂量。对有明显 |
|
副作用 |
已知对该药中任一成份过敏的人群、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禁服加巴喷丁胶囊。加巴喷丁胶囊对于原发性全身发作,如失神发作的患者无效。 |
对本品及其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患有肝性脑病,胆囊肿胀,随时可诱发脑功能或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禁用。由于马来酸氟吡汀可使紧张的肌肉放松,因此对于那些肌肉无力(重症肌无力)的患者禁用本品。由于马来酸氟吡汀主要是在肝脏中代谢,对于那些患有肝脏疾病或酗酒的患者禁用马来酸氟吡汀。在需要同时服用马来酸氟吡汀和抗凝剂(香豆素衍生物)时,应对此两药物进行监测。 |
|
禁忌 |
|
儿童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老人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
|
成分 |
1.疱疹感染后神经痛:用于成人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2.癫痫:用于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伴或不伴继发性全身发作的部分性发作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3~12岁儿童的部分性发作的辅助治疗。 |
适用于急性轻、中度疼痛:如运动性肌肉痉挛导致的疼痛。 |
|
药理作用 |
加巴喷丁抗惊厥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但动物试验提示,与其他上市的抗惊厥药物相似,加巴喷丁可抑制癫痫发作。小鼠和大鼠最大电休克试验、苯四唑癫痫发作试验以及其他动物试验(如遗传性癫痫模型等)结果提示,加巴喷丁具有抗癫痫作用,但这些癫痫模型与人体的相关性尚不清楚。加巴喷丁在结构上与神经递质GABA相关,但不与GABA受体产生相互作用,它既不能代谢转化为GABA或GABA激动剂,也不是GABA摄取或降解的抑制剂。放射性配体结合试验发现,加巴喷丁浓度达到100μM时,对许多常见受体位点无亲和力,包括苯二氮卓受体、谷氨酸受体、NMDA受体、quisqualate受体、海人草酸受体、番木鳖碱-不敏感性或-敏感性的氨基乙酸受体、α1、α2或β受体、腺苷A1或A2受体、M或N受体、多巴胺D1或D2受体、H1受体、5-羟色胺S1或S2受体、阿片μ,δ或k受体、尼群地平或地尔硫卓标记的电压敏感钙通道位点、蛙毒素A 20-α-苯甲酸盐标记的电压敏感的钠通道位点。由于在评价药物对NMDA受体作用的几个常用试验所得出的结果是相反,故目前尚无任何关于加巴喷丁对NMDA受体作用的统一认识。体外研究显示加巴喷丁在大鼠脑内的结合位点分布于新皮层和海马,其高亲和力的结合蛋白被证实为电压激活钙通道的辅助亚单位,相关功能尚未阐明。 |
马来酸氟吡汀对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有三种作用。镇痛作用选择性地开放神经细胞非电压依赖型K+通道.k+外流.静患电位趋于稳定,神经元不易兴奋.这种对NMDA受体的间接拮抗剂作用.使ca2+内流减少,因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所致的敏感效应得到缓冲。这样,神经元兴奋状态下伤害性疼痛冲动传导受到抑制。肌松作用在治疗浓度下.线粒体对Ca2+的摄取作用增强了上述镇痛作用.这可能与抑制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的肌松作用有关.但这种肌松作用是肌张力下降。 |
|
注意事项 |
国外研究报道:撤药促使癫痫发作以及癫痫持续状态抗癫痫药物不应该突然停止服用,因为可能增加癫痫发作的频率。在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加巴喷丁治疗组患者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率为0.6%(3/543),而安慰剂组为0.5%(2/378)。在所有研究(包括对照和非对照的)中用加巴喷丁治疗的2074名患者中有31名(1.5%)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其中14名患者在以前的治疗中或服用其他药物时未出现过癫痫持续状态。由于没有足够的病史资料可以用,所以不能说加巴喷丁的治疗是否与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率比未用加巴喷丁治疗者高或低有关系。潜在的致癌作用:动物致癌性临床前研究发现雄性大鼠胰腺腺泡腺癌的发生率较高,该结果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加巴喷丁上市前临床研究对于预测其诱发人体肿瘤的潜在可能性尚不明确。临床研究包括2085名长期服药的患者,在停止服用加巴喷丁后2年内其中10名患者出现了新的肿瘤(2例乳腺癌、3例脑癌、2例肺癌、1例肾上腺癌、1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1例子宫内膜癌),11名患者出现肿瘤恶化(其中9例脑癌、1例乳腺癌、1例前列腺癌)。由于没有未经过加巴喷丁治疗的相似人群在肿瘤发生和复发率上的背景资料,因此不可能知道该研究中治疗是否会影响发生率。突然的和不能解释的死亡:在加巴喷丁上市前研究过程中,2203名治疗者(其中2103名患者为长期治疗)中有8人出现了突然的和不能解释的死亡。这些死亡者中的一些可解释为癫痫发作导致的死亡,例如在晚上癫痫发作未被察觉。该情况的发生率为0.0038人/年。尽管该比率已经超过了相同年龄和性别健康者的比率,但却在未服用加巴喷丁的癫痫者突然死亡发生率的范围之内(从普通者的0.0005~与该试验相似的临床试验人群的0.003,或0.0005~难治患者的0.005)。因此,结果是否可信取决于接受加巴喷丁治疗的人群的可比性和统计的精确性。特殊注意事项:临床对照研究中,16%的患者出现了可能有临床意义的血糖波动(;3.3mmol/L或者≥7.8mmol/L,正常值范围3.5~5.5mmol/L)。因此糖尿病患者需经常监测血糖,如必要,随时调整降糖药剂量。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本品必须减量(见用法用量)。曾有服用本品发生出血性胰腺炎的报告。因此,如出现胰腺炎的临床症状(持续性腹痛、恶心、反复呕吐),应立即停用本品,并进行全面的体检,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以期尽早诊断胰腺炎。对慢性胰腺炎的患者,尚无充分的使用加巴喷丁的经验,应由医生决定加巴喷丁的使用。同时使用吗啡治疗的病人加巴喷丁的血药浓度可能会升高。应仔细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现象,应适当减少加巴喷丁或吗啡的剂量(见药物相互作用)。对驾驶及机械操作的影响:本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镇静、眩晕或类似症状。因此,即便按照规定剂量服用本品,也可降低反应速度,使驾驶能力、操纵复杂机器的能力和在暴露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受到损害,特别在治疗初期、药物加量、更换药物时或者同时饮酒时。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目前尚无孕期妇女使用本品的经验,只有在充分评估利益/风险后,才可以使用本品。本品在母乳中有分泌,因尚不能排除本品可致婴儿严重不良事件的可能,所以哺乳期妇女在必须使用本品时,应停止哺乳或停止使用本品(考虑到对母亲进行抗癫痫治疗的必要性)。 【儿童用药】有关儿童的用法用量参见“用法用量”项下。 【老年用药】治疗疱疹感染后神经痛同样的剂量对75岁及以上患者的疗效比年轻患者的疗效好。但是也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除周围性水肿和共济失调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外,副作用的类型和发生率在各年龄组之间相似。治疗癫痫,65岁以上的人群,未进行过系统的研究。然而临床观察表明,该年龄段人群中不良事件的表现与较年轻者未见不同。 |
对于肾功能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应对其肝脏酶系统/肌酐进行检查,对驾驶车辆操作机械和对无安全保护工作人员的影响,即使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服用该药物对患者的反应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服用马来酸氟吡汀后感觉到困倦或者晕眩的患者,不应驾驶车辆或操作机械尤其是在同时饮用酒精后。在进行马来酸氟吡汀治疗的过程中接受尿液检测时会出现胆红素粪胆色素原和蛋白尿检测阳性的结果定量血清胆红素的测定也可能有假阳性的结果,服用大剂量的药物会引起尿液变为绿色但无意义。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