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急、慢性肝炎,初期肝硬化,中毒性肝损害的辅助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本品活性成份为水飞蓟宾葡甲胺。  | 
                        
                             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辅料为淀粉、硬脂酸镁、滑石粉  | 
                    |
| 生产企业 | 
                             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  | 
                        
                             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7023385  | 
                        
                             国药准字Z53020882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急、慢性肝炎,初期肝硬化,中毒性肝损害的辅助治疗。  |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部疼痛,胁痛口苦。  |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日3次,一次100~200mg,或遵医嘱。  | 
                        
                             口服,一次4-6片,一日2-3次。  |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偶有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  |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老人注意事项: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 
                    |
| 成分 | 
                             用于急、慢性肝炎,初期肝硬化,中毒性肝损害的辅助治疗。  | 
                        
                             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部疼痛,胁痛口苦。  | 
                    |
| 药理作用 | 
                             动物实验显示:本品可增高肝细胞的微粒体酶活性,加速肝的解毒能力;也可降低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血清谷-丙氨基转移酶增高作用;还可稳定四氯化碳、鬼笔碱、硫化乙酰胺、猪屎豆碱等肝脏毒物引起的各种类型的肝损伤的细胞膜,而达到明显的肝脏保护作用。  | 
                        ||
| 注意事项 | 
                             尚不明确。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偶有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