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后遗症伴有记忆减退及注意力焦躁障碍的症状改善。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猪脑组织提取、分离、精制而得的无菌制剂。内含约16种游离氨基酸,并含少量肽。 |
缬沙坦 |
|
| 生产企业 |
吉林津升制药有限公司 |
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1031 |
国药准字H20010824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后遗症伴有记忆减退及注意力焦躁障碍的症状改善。 |
适用于各类轻、中度高血压,尤其对ACE抑制剂不耐受的病人。 |
|
| 用法用量 |
每疗程最好连续注射,参考病人年龄、病情以决定疗程长短及剂量,皮下注射不超过2ml,肌内注射不超过5ml。一般使用10ml,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中缓慢滴注,每日1次。约60-120分钟滴完,可连续使用10-14天为一疗程。 |
口服,一次1粒(80mg),一日1次。抗高血压作用通常在服药2周内出现,4周时达... |
|
| 副作用 |
以下情况禁用。1对本药任一成分过敏者。2癫痫持续状态。3癫痫大发作,此时用药可能增加发作频率。4严重肾功能不良者。 |
【不良反应】 2316例服用缬沙坦患者经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本药物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似。下表所列为10次安慰剂对照试验的结果,缬沙坦的剂量为10MG~320MG,治疗时间最长为12周。在2316名患者中,1281人服用80MG,660人服用160MG。由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剂量和治疗期限无关,因此将服用不同剂量的情况合并统计,结果表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性别、年龄、或种族无关。 |
|
| 禁忌 |
|
|
|
| 成分 |
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后遗症伴有记忆减退及注意力焦躁障碍的症状改善。 |
适用于各类轻、中度高血压,尤其对ACE抑制剂不耐受的病人。 |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一种大脑所特有的肽能神经营养药物。能以多种方式作用于中枢神经,调节和改善神经元的代谢,促进突然的形成,诱导神经元的分化,并进一步保护神经细胞免受各种缺血和神经毒素的损害。本品可通过血脑屏障,促进脑内蛋白质的合成,影响呼吸链,具有抗缺氧的保护能力,改善脑内能量代谢。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和催化其他激素系统。提供神经递质、肽类激素及辅酶前体。 |
【药理毒理】血管紧张素II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激素,它可在ACE作用下由血管紧张素I转化生成。血管紧张素II可与各种组织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它具有很广泛的生理作用,特别是直接或间接参与血压的调节。作为一个强效血管收缩剂,血管紧张素II具有直接的升压作用,它还可导致钠潴溜和醛固酮分泌增加。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它可选择性作用于已知与血管紧张素II作用相关的AT1受体亚型。AT2受体亚型则与心血管作用无关。缬沙坦对AT1受体没有任何部分激动剂的活性,并且对AT1受体的亲和力比对AT2受体更强大(约为20,000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也就是激肽酶II,它可使血管紧张素I转化成血管素II及降解缓激肽。缬沙坦对ACE没有抑制作用,也无促进缓激肽和P物质生成的作用,因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不象ACE抑制剂那样能引起咳嗽。其它与心血管调节密切相关的激素受体或离子通道,缬沙坦不与之结合或阻断。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在血压下降时,不影响心率。突然停药,不会出现血压反跳或其它临床不良反应。 |
|
| 注意事项 |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停药,并及时治疗。 |
详见说明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