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治疗各种程度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也可与洋地黄和(或)利尿剂合用作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药物。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西拉普利。其化学名称为:9(S)[[1(S)-(乙氧羧基)-3-苯丙基]氨基]-八氢-10-氧代-6H-哒嗪并[1,2]二氮-1(S)羧酸-水合物。 | 活性成份:盐酸贝那普利。 | |
| 生产企业 |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9990344 | 国药准字H20000292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治疗各种程度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也可与洋地黄和(或)利尿剂合用作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药物。 | 用于治疗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作为对洋地黄和/或利尿剂反应不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NYHA分级II-IV)的辅助治疗。 | |
| 用法用量 | 口服: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内服药,餐前或餐后服药均可。1 原发性高血压:通常剂量是2.5~5.0mg,每日一次。推荐的起始剂量为1mg片剂,每日1次。起始剂量很少能达到所需的疗效,应根据每个病人的血压情况分别调整剂量。如每日1次5mg仍不能控制血压时,则可加用非潴钾利尿药以增强其降压效果。2 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更显著地减低肾性高血压。所以治疗肾性高血压时,起始剂量应为0.5mg或0.25mg,每日1次。维持剂量应按个体调整。3 服用利尿剂的高血压病人:在治疗前2~3天,应停用利尿剂以减少可能发生的症状性低血压。但如需要,以后可再恢复使用。这类病人的推荐起始剂量为0.5mg,每日1次。4 慢性心力衰竭:可与洋地黄和(或)利尿剂联合使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起始剂量应以0.5mg,每日一次,并在严格的医生指导下进行。可根据耐受情况及临床状况将剂量增加至1mg,每日1次的最大维持剂量。此外,若需要把维持剂量调整至1~2.5mg之间,应根据病人的反应、临床状况及耐受性而进行调整。通常最大剂量为5mg,每日1次。 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西拉普利拉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相互关联,因此慢性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病人应按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见下表) 肌酐清除率起始剂量最大剂量 >40ml/min 1mg每日1次 5mg每日1次 10~4ml/min 0.5mg每日1次 2.5mg每日1次 >10ml/min 根据血压情况 0.25~0.5mg每周1~2次需要血液透析的病人,应在不进行透析时服用,剂量应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如同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一样,使用高流量聚丙烯腈膜透析时会产生过敏反应,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应改用其他降压药,或是改换透析膜种类。5 肝硬化:在极少情况下肝硬化病人需服用。由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低血压,故必须以0.5mg或0.25mg每日1次的起始剂量谨慎用药。6 老年人:以每日0.5mg片剂作为起始剂量进行治疗,并根据不同病人的耐受性、疗效及临床状况以1~2.5mg的维持剂量用药。7 儿童:由于尚未定出对儿童的药物效能及安全范围,故尚无法推荐儿童服用方案。 | 1.高血压:未用利尿剂者开始治疗时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2片),每天一次,若疗效不佳,可加至每日20mg(4片)。对某些日服一次的患者,在给药间隔末期,降压作用可能减弱,此类病人,每曰总的剂量应均分成两次服用,或加用利尿剂。本品治疗高血压的每日最大推荐剂量为40mg(8片),一次或均分为两次服用。 若单独服用本品血压下降幅度不满意,可加用另一种降压药,如:噻嗪类利尿剂、钙拮抗剂或β-阻滞剂(先从小剂量开始)。肌酐清除率<30ml/min患者服常用剂量即可。而小于30ml/min患者,最初每日剂量为5mg(1片),必要时,剂量可加至1Omg(2片)/日。若仍需进一步降低血压,可加用利尿剂或另一种降压药。详见说明书。 | |
| 副作用 | 1 对该药或其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过敏或患有腹水的病人。 2 主动脉瓣狭窄或心脏流出道阻塞病人。 3 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病人。 | 本品的耐受性良好。以下列出的是与贝那普利以及其它ACE抑制剂相关的不良反应: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与成年人相似。没有关于儿童长期给药和其对生长、青春期发育和一般发育的影响的资料。详见说明书。 |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由于尚未定出对儿童的药物效能及安全范围,故尚无法推荐儿童服用方案。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 尚不明确本品是否能进入人类乳汁中,但由于动物资料显示少量小鼠乳汁含有西拉普利拉,故哺乳期妇女不应使用本品。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详见说明书。儿童用药:尚无本品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资料。老年用药:老年患者使用本品与成年人一样(见【药代动力学】)。 | |
| 成分 | 用于治疗各种程度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也可与洋地黄和(或)利尿剂合用作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药物。 | 用于治疗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作为对洋地黄和/或利尿剂反应不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NYHA分级II-IV)的辅助治疗。 |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口服吸收转化为药理活性的西拉普利拉,它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并使血浆肾素活性增高、醛固酮分泌减少,从而使血管舒张、血管阻力降低而产生降压作用。 | ||
| 注意事项 | 1.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偶见症状性低血压。特别是因呕吐、腹泻,先已服用利尿剂、低钠饮食或血透后腹水低钠或低血容量的病人。 2.急性低血压病人必须平卧休息,必要时静脉滴注氯化钠注射液水或扩容剂。 3.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用可能会导致血压显著降低。 4.外科麻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具有降压作用的外科麻醉剂合用时,能导致动脉性低血压,发生这种情况时,则应以静脉输液法扩大血容量。无效时,应静脉滴注血管紧张素Ⅱ。 5.过敏样反应:虽然过敏样反应机制尚未确立,但已有临床显示,病人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 | 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2.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调整剂量;3.可能引起高血钾,应定期监测血钾水平;4.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出现应立即停药;5.与某些药物有相互作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