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内痔、外痔、肛门肿胀、瘘管、肛裂等肛肠疾病及痔瘘手术后止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吲哚美辛、呋喃唑酮、冰片。 |
黄连(酒炙)、苍术(炒)、白芍(酒炙)、木香、吴茱萸(盐炙)、厚朴(姜炙)、槟榔、枳壳、陈皮、泽泻、茯苓、甘草。 |
|
生产企业 |
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云南白药集团大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42022899 |
国药准字Z20026323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内痔、外痔、肛门肿胀、瘘管、肛裂等肛肠疾病及痔瘘手术后止痛。 |
清热燥湿,行气止痛,化浊止痢。用于湿热泻痢,泄泻急迫,泻而不爽,大便黄褐色或便脓血,肛门灼热,腹痛,里急后重,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濡数。如急性肠炎,结肠炎,痢疾等见上述症候者。 |
|
用法用量 |
一次1粒,一天1~2次。临睡前或大便后塞入肛门。使用时带塑料手套,而后洗手。 |
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
|
副作用 |
1.青光眼患者禁用。2.对本品及组分过敏者禁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老人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
|
|
成分 |
用于内痔、外痔、肛门肿胀、瘘管、肛裂等肛肠疾病及痔瘘手术后止痛。 |
清热燥湿,行气止痛,化浊止痢。用于湿热泻痢,泄泻急迫,泻而不爽,大便黄褐色或便脓血,肛门灼热,腹痛,里急后重,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濡数。如急性肠炎,结肠炎,痢疾等见上述症候者。 |
|
药理作用 |
本品具有消炎、抗菌、镇痛、解痉和改善微循环作用。吲哚美辛具有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其机理为通过对环氧酶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制止炎症组织痛觉神经冲动的形成,抑制炎性反应;呋喃唑酮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具有抗菌作用。 |
||
注意事项 |
1.如本品稍有变形变软不影响疗效,可冷却后使用;天气寒冷时可稍沾温水后使用。2.前列腺肥大者慎用。3.心脏病、高血压、心动过速、胃肠道阻滞性疾病患者慎用。 |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3.过敏体质者慎用;4.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5.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