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碳酸氢钠。 分子式为NaHCO3, 分子量为84.01。 |
地榆炭、蜜视角、炒穗花、大黄、黄芩、地黄、当归、赤芍、红花、防风、荆芥、穗麸、炒积壳、辆料为蜂蜜。 |
|
生产企业 |
广西半宙天龙制药有限公司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45768 |
国药准字Z11020004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 |
疏风凉血,泻热润燥。用于脏腑实热、大肠火盛所致痔疮、湿热便秘、肛门肿痛。 |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0.5~1.0g/次,小儿0.1~1.0g/次,一日3次,痛时或饭前服。静滴:5%溶液0.5ml/kg可使CO2结合力提高1容积%,先给予计算所需总量的1/2。成人每次100~200ml,小儿5ml/kg。阴道冲洗或坐浴:4%溶液,每晚一次,每次500~1000ml,连用7日。 |
口服,一次5克(50丸)一日2次。 |
|
副作用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对6岁以下小儿一般不用作制酸药。因小儿对腹部症状不易叙述清楚,而易将本品所致的腹胀腹痛等与其他腹部疾病混淆。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1.长期或大量应用可致代谢性碱中毒,并且钠负荷过高引起水肿等,孕妇应慎用。 2.本品可经乳汁分泌,但对婴儿的影响尚无有关资料。 老人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
|
|
成分 |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 |
疏风凉血,泻热润燥。用于脏腑实热、大肠火盛所致痔疮、湿热便秘、肛门肿痛。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抗酸剂,口服后可迅速中和胃酸,解除胃酸过多或烧心症状,但作用较弱,持续时间较短。 |
||
注意事项 |
1.对诊断的干扰:对胃酸分泌试验或血、尿PH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 2.下列情况慎用: ①少尿或无尿,因能增加钠负荷; ②钠潴留并有水肿时,如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③高血压、因钠负荷增加可能加重病情。 3.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1.孕妇及月经期妇女慎用;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3.过敏体质者慎用;4.如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