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2.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3.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4.伤寒。5.骨和关节感染。6.皮肤软组织感染。7.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盐酸左氧氟沙星。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聚乙二醇4000、无水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包括两个规格。规格Ⅰ加水配成1000ml溶液或规格Ⅱ加水配成2000ml溶液,即成Na125mmol/L、K10mmol/L、HCO320mmol/L、SO440mmol/L、Cl35mmol/L的等渗性全肠灌洗液。 |
|
| 生产企业 |
浙江花园药业有限公司 |
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93894 |
国药准字H20030828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2.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3.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4.伤寒。5.骨和关节感染。6.皮肤软组织感染。7.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
用于术前肠道清洁准备;大肠内窥镜、钡灌肠X射线造影及其他检查前的肠道清洁准备。 |
|
| 用法用量 |
口服,成人每次1~2粒(0.1~0.2g),每日两次。病情偏重者可增为每日三次。另外,可根据感染的种类及症状适当增减。 |
配制方法:将本品全部溶解于水,搅拌均匀。规格I(68.56g/袋)配制成1升的溶... |
|
| 副作用 |
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患者禁用。 |
1、据国外文献报道:在调查总病例11,866例中,有298例(2.51%)出现了不良反应,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呕吐100件(0.84%)、腹胀55件(0.45%)、恶心54件(0.46%)、冷感40件(0.34%)、嗳气37件(0.31%)等。另外,化验检查出现异常的有157例(1.32%)224件,主要是尿酮体阳性28件(0.24%)、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22件(0.1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22件(0.19%)、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6件(0.13%)。 前日给药法用法追加的比较试验结果:给药的147例中,有130例(88.4%)出现了不良反应(包括化验检查异常),主要是腹胀92件(68.6%)、呕气52件(35.4%)、腹痛34件(23.1%)、冷感40件(27.2%)、疲倦20件(13.6%)、头晕15件(10.2%)、呕吐9件(6.1%)、头痛7件(4.8%)、失眠(只出现于前日给药者)6件(4.1%)、胆红素升高6件(4.1%)、AST上升4件(2.7%)、ALT上升2件(1.4%)等。另外,在本项中,将不能否定因果关系的所有症状和体征都视为不良 |
|
| 禁忌 |
儿童注意事项: 本品在婴幼儿及18岁以下青少年的安全性尚未确定。但本品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关节病变。因此不宜用于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动物实验未证实喹诺酮类药物有致畸作用,但对孕妇用药进行的研究尚无明确结论。鉴于本药可引起未成年动物关节病变,故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应暂停哺乳。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常有肾功能减退,因本品部分经肾排出,需减量应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对于孕妇或有妊娠可能性的妇女遵医嘱慎用,只有在充分考虑用药必要性后方可给药。 儿童用药:儿童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性尚未确定,不推荐儿童使用。 老年用药:高龄者生理功能低下,给药时应减慢速度,边观察边给药。或遵医嘱。特别是老年患者出现肠管穿孔,肠梗阻的情况时,可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结果,在给药过程中要充分观察,出现异常立即停止给药,进行腹部检查和影像检查(单纯X射线、超声波、CT等),并进行适当的处置。 |
|
| 成分 |
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2.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3.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4.伤寒。5.骨和关节感染。6.皮肤软组织感染。7.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
用于术前肠道清洁准备;大肠内窥镜、钡灌肠X射线造影及其他检查前的肠道清洁准备。 |
|
| 药理作用 |
重复给药毒性:大鼠连续4周经口给予本品剂量分别为50、200、800mg/kg,仅见800mg/kg用药组动物出现中性白细胞的减少和骨髓M/E的上升;病理组织学可见肢关节表面出现轻度变性。猕猴经口给药4周,100mg/kg组动物出现流涎、腹泻、体重轻度下降和尿液pH升高。大鼠经口给药26周,80和320mg/kg剂量组动物也出现流涎、尿中pH升高。320mg/kg组动物的排粪量增加,盲肠粘膜的杯状细胞出现肿大。猕猴经口给药26周时,在10、25、62.5mg/kg剂量下均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对关节软骨的影响:幼年和3~4周龄大鼠、4月龄猎兔犬经口给药7天,大鼠在300mg/kg以上、猎兔犬在10mg/kg以上剂量时,出现关节软骨病变,并在幼、年轻猎兔犬中易发现关节毒性。13月龄犬,经口给药7天,在40mg/kg剂量时出现极轻度的关节毒性。但18月龄犬静脉注射14天,30mg/kg剂量时未出现关节毒性。生殖毒性:大鼠妊娠前、妊娠初期经口给药剂量达360mg/kg时,对雌、雄动物的生殖能力和胎儿均未见影响。大鼠在器官形成期给药,剂量达90mg/kg时,对胎儿和新生儿均无明显影响,家兔经口给药50mg/kg时,未出现胚胎、胎儿致死以及胎儿生长迟缓作用,也未出现致畸作用。大鼠围产期、授乳期经口给药达360mg/kg时,对动物的分娩、授乳以及出生儿均未见明显影响。光毒性:采用长波长紫外线(20—400nm)照射,以小鼠耳廓厚度变化为指标进行了光毒性研究,结果经口给药剂量达200mg/kg时,未见明显异常变化。 |
药理作用:聚乙二醇4000为长链线性聚合物,口服后几乎不吸收,不分解,以氢键结合水分子,有效增加肠道体液成分,刺激肠蠕动,引起水样腹泻,达到清洗肠管的目的。处方中无机盐成分与服用的适量水分,保证了肠道与体液之间的水、电解质交换平衡。 |
|
| 注意事项 |
1、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或延长给药间期,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有癫痫病史患者应慎用。3、喹诺酮类药物尚可引起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0.1%)。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曝晒和人工紫外线。如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应停用本品。4、若发生过敏,应立即停药,并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而采取以下药物或方法治疗:肾上腺素及其它抢救措施,包括吸氧、静脉输液、抗组织胺药、皮质类固醇等。5、此外偶有用药后发生跟踺炎或跟踺断裂的报告,故如有上述症状发生时须立即停药并休息,严禁运动,直到症状消失。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
1.以下患者慎用: (1)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或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慎用。 (2)有肠道狭窄或便秘等肠内容物潴留的患者,应在确认给药前日或给药当日有排便后谨慎给药,以免引起肠内压升高。 (3)有肠道憩室的患者,由于肠道内压升高,有引起肠穿孔的报告,所以须特别注意慎用。 (4)高龄患者慎用。(引起肠管穿孔,肠梗阻之后,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5)经历过腹部手术的患者慎用。(曾有过引起肠梗阻的报告。) (6)严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慎用。 (7)由于误入气管,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呼吸困难等情况,对于易误入气管的患者(高龄者,吞咽困难者)应慎用,给药时要指导其注意。 2.向本药的溶液中添加其他成分和香料时,有渗透压和电解质浓度发生变化,肠内细菌产生可燃性气体的可能性,所以不要添加。 3.在家中服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出现不良反应时,有时应对比较困难,所以,应指导患者避免一个人在家服用。 (2)在确认患者日常排便状况的同时,要确认前日或者服用前有普通程度的排便,没有排便的时候进行问询指导。 (3)指导患者在刚开始饮用第2~3杯时,应慢慢服用,注意是否出现过敏样症状。 (4)应向患者说明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