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氧化苦参碱。分子式:C15H24N2O2·H2O分子量:282.38  | 
                        
                             柴胡、田基黄、茵陈、蒲公英、甘草、金钱草。  | 
                    |
| 生产企业 | 
                             吉林省长源药业有限公司  | 
                        
                             西安仁仁药业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1249  | 
                        
                             国药准字Z20054261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 
                        
                             清肝利湿、解毒化淤、养血利肝。具有抗病毒和保肝降酶的双重作用,用于利胆湿热所致的黄疸,症见周身,小便俱黄,体疲乏力,纳呆,恶心厌油,苔黄腻,脉弦滑数;及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及胆囊炎 。  | 
                    |
| 用法用量 | 
                             慢性乙型病毒性:口服,每次0.2g-0.3g(2-3片),每日三次,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  | 
                        
                             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 
                    |
| 副作用 | 
                             患者对本品有较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口苦、食欲减退、腹泻、上腹不适或疼痛以及乏力,偶见皮疹、胸闷、发热,症状一般可自行缓解。  | 
                        
                             服用后可能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等。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长期服用需注意肝肾功能监测。  | 
                    |
| 禁忌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不宜使用,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用药:本品未进行该项试验无可靠参考文献。老年用药:减量或遵医嘱。  | 
                        
                             
  | 
                    |
| 成分 | 
                             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 
                        
                             清肝利湿、解毒化淤、养血利肝。具有抗病毒和保肝降酶的双重作用,用于利胆湿热所致的黄疸,症见周身,小便俱黄,体疲乏力,纳呆,恶心厌油,苔黄腻,脉弦滑数;及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及胆囊炎 。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3. 定期检查肝肾功能;4.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  | 
                        
                             服用后可能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等。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长期服用需注意肝肾功能监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