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丁苯酞。 |
本品主要成份为亚叶酸钙。其化学名称为:N-[4-[(2-氨基-5-甲酰基-1,4,5,6,7,8-六氢-4-氧代-6-碟啶基)甲基]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钙盐五水合物。分子式:C20H21CaN7O7·5H2O |
|
生产企业 |
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 |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0298 |
国药准字H2000041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 |
1.主要用作叶酸拮抗剂(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或甲氧苄啶等)的解毒剂。2.用于预防甲氨蝶呤过量或大剂量治疗后所引起的严重毒性作用。3.由叶酸缺乏所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4.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时,用于治疗晚期结肠癌、直肠癌。 |
|
用法用量 |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丁苯酞软胶囊: 1、根据现有临床研究的用药方法,本品可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使用。 2、空腹口服,一次两粒(0.2g),一日三次,十天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丁苯酞注射液: 本品应在发病后48小时内开始给药。静脉滴注,每日2次,每次25mg(100ml),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50分钟,两次用药时间间隔不少于6小时,疗程14天。PVC输液器对丁苯酞有明显的吸附作用,故输注本品时仅允许使用PE输液器。本品在发病48小时后开始给药的疗效、安全性尚无研究数据。 |
1.作为甲氨蝶呤的“解救”疗法,一般采用的剂量为5-15mg(1/3~1片),口服每6-8小时一次,连续2日。根据血药浓度测定结果控制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在5×10-8mol/L以下。2.作为乙胺嘧啶或甲氧苄啶等的解毒,每日口服剂量5-15mg(1/3~1片),视中毒情况而定。3.用于巨幼细胞贫血,每日口服15mg(1片)。4.与氟尿嘧啶合用时,口服20-30mg/m2体表面积,在氟尿嘧啶用药半小时后口服。 |
|
副作用 |
1、对本品过敏者。 2、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
很少见,偶见皮疹、荨麻疹或哮喘等过敏反应。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儿童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
成分 |
本品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 |
1.主要用作叶酸拮抗剂(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或甲氧苄啶等)的解毒剂。2.用于预防甲氨蝶呤过量或大剂量治疗后所引起的严重毒性作用。3.由叶酸缺乏所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4.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时,用于治疗晚期结肠癌、直肠癌。 |
|
药理作用 |
1、本品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转氨酶轻度升高,根据随访观察病例,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偶见恶心、腹部不适及精神症状等。 2、在丁苯酞Ⅱ、Ⅲ期临床研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具体见说明书。 3、对丁苯酞治疗组中ALT及AST升高情况进一步分析发现,以轻度为主,具体见说明书。 4、在丁苯酞Ⅳ期临床试验中,经对2050例患者的观察,未发现新的不良反应,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转氨酶异常率均低于Ⅱ、Ⅲ期临床时数据;恩必普与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降纤酶分别合用时,未见新的不良反应。 |
||
注意事项 |
1、餐后服用影响药物吸收,故应餐前服用。 2、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 3、用药过程中需注意转氨酶的变化。 4、本品尚未进行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暂不推荐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 5、有精神症状者慎用。 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尚未对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 7、儿童用药:本品用于儿童的疗效、安全性尚未建立。 8、老年用药:参见用法用量。 9、药物过量:尚无过量报道。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过敏体质者慎用;3.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4. 与叶酸拮抗剂同用,应先于后者给药46小时;5. 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6. 老年患者应酌情减量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