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盐酸异丙嗪

盐酸异丙嗪

处方药 医保

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1、皮肤粘膜的过敏:适用于长期的、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接触过敏源或食物而致的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对血液或血浆制品的过敏反应,皮肤划痕症。必要时可与肾上腺素合用,作为本药的辅助剂。

查看说明书
盐酸异丙嗪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盐酸异丙嗪
盐酸异丙嗪
氢氯噻嗪片
氢氯噻嗪片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异丙嗪。

化学名称:本品主要成份为氢氯噻嗪,其化学名称为6-氯-3,4-二氢-2H-1,2,4-苯并噻二嗪-7-磺酰胺-1,1-二氧化物。

生产企业

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

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32022114

国药准字H14020796

说明
作用与功效

1、皮肤粘膜的过敏:适用于长期的、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接触过敏源或食物而致的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对血液或血浆制品的过敏反应,皮肤划痕症。必要时可与肾上腺素合用,作为本药的辅助剂。

用于水肿性疾病、高血压、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肾石症的治疗。(详见说明书)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盐酸异丙嗪片: 1、用于防止晕动症时要及早服药。 2、脱水或少尿时用量酌减,以免出现毒性反应。 3、口服时,可与食物或牛奶同时服,以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 4、成人常用量:口服。 (1)抗过敏,一次12.5mg,每日4次,饭后及睡前服用,必要时睡前25mg。 (2)止吐,开始时一次25mg,必要时可每4-6小时服12.5-25mg。 (3)抗眩晕,一次25mg,必要时每日2次。 (4)镇静催眠,一次25-50mg,必要时增倍。 5、小儿常用量:口服。 (1)抗过敏,每次按体重0.125mg/kg或按体表面积3.75mg/m2,每隔4-6小时一次,或睡前按体重0.25-0.5mg/kg或按体表7.5-15mg/m2;按年龄计算,每日量1岁以内5-10mg,1-5岁5-15mg,6岁以上10-25mg,可1次或分2次给予。 (2)止吐,按体重0.25-0.5mg/kg或按体表7.5-15mg/m2;必要时每隔4-6小时给药一次。 (3)抗眩晕,每次按体重0.25-0.5mg/kg或按体表面积7.5-15mg/m2;必要时每隔12小时一次,或12.5-25mg,每日2次。 (4)镇静催眠,必要时按体重0.5-1mg/kg或体表面积15-30mg/m2。 小儿盐酸异丙嗪片: ?口服。按体重一次0.5-1mg/kg,一日3-4次。或按体表面积一次15mg/m2,一日3-4次。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 肌内注射。 1、成人用量: (1)抗过敏,一次25mg,必要时2小时后重复;严重过敏时可用肌注25-50mg,最高量不得超过100mg。 (2)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可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0.25%,缓慢静脉注射。 (3)止吐,12.5-25mg,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一次。 (4)镇静催眠,一次25-50mg。 2、小儿常用量: (1)抗过敏,每次按体重0.125mg/kg或按体表面积3.75mg/m2,每4-6小时一次。 (2)抗眩晕,睡前可按需给予,按体重0.25-0.5mg/kg或按体表面积7.5-15mg/m2。或一次6.25-12.5mg,每日三次。 (3)止吐,每次按体重0.25-0.5mg/kg或按体表面积7.5-15mg/m2,必要时每4-6小时重复;或每次12.5-25mg,必要时每4-6小时重复。 (4)镇静催眠,必要时每次按体重0.5-1mg/kg或每次12.5-25mg。

口服。1.成人常用量 (1) 治疗水肿性疾病,每次25~50mg,每日1~2次,或隔日治疗,或每周连服3~5日。(2)治疗高血压,每日25~100mg,分1~2次服用,并按降压效果调整剂量。 2. 小儿常用量口服。每日按体重1~2m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mg/m2,分1~2次服用,并按疗效调整剂量。小于6个月的婴儿剂量可达每日3mg/kg。

副作用

早产儿、新生儿应禁用。

1. 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两性霉素B(静脉用药),能降低本药的利尿作用,增加发生电解质紊乱的机会,尤其是低钾血症。 2.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尤其是吲哚美辛,能降低本药的利尿作用,与前者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3. 与拟交感胺类药物合用,利尿作用减弱。 4. 考来烯胺(消胆胺)能减少胃肠道对本药的吸收,故应在口服考来烯胺1小时前或4小时后服用本药。 5. 与多巴胺合用,利尿作用加强。 6. 与降压药合用时,利尿降压作用均加强。 7. 与抗痛风药合用时,后者应调整剂量。 8. 使抗凝药作用减弱,主要是由于利尿后机体血浆容量下降,血中凝血因子水平升高,加上利尿使肝脏血液供应改善,合成凝血因子增多。 9. 降低降糖药的作用。 10. 洋地黄类药物、胺碘酮等与本药合用时,应慎防因低钾血症引起的副作用。 11. 与锂制剂合用,因本药可减少肾脏对锂的清除,增加锂的肾毒性。 12. 乌洛托品与本药合用,其转化为甲醛受抑制,疗效下降。 13. 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与血钾下降有关。 14. 与碳酸氢钠合用,发生低氯性碱中毒机会增加。

禁忌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能通过胎盘屏障。对高血压综合征无预防作用。故孕妇使用应慎重。 (2)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儿童用药:慎用于有黄疸的婴儿,因本类药可使血胆红素升高。老年用药:老年人应用本类药物较易发生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损害。

成分

1、皮肤粘膜的过敏:适用于长期的、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接触过敏源或食物而致的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对血液或血浆制品的过敏反应,皮肤划痕症。必要时可与肾上腺素合用,作为本药的辅助剂。

用于水肿性疾病、高血压、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肾石症的治疗。(详见说明书)

药理作用

异丙嗪属吩噻嗪类衍生物,小剂量时无明显副作用,但大量和长时间应用时可出现噻嗪类常见的副作用。 1、增加皮肤对光的敏感性、多恶梦、易兴奋、易激动、幻觉、中毒性谵妄,儿童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上述反应发生率不高。 2、用量过大的症状和体征有:手脚动作笨拙或行动古怪,严重时倦睡或面色潮红、发热,气急或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肌肉痉挛,尤其好发于颈部和背部的肌肉。坐卧不宁,步履艰难,头面部肌肉痉挛性抽动或双手震颤(后者属锥体外系的效应)。 3、下列情况持续存在时应予注意:较常见的有嗜睡;较少见的有视力模糊或色盲(轻度),头晕目眩、口鼻咽干燥、耳鸣、皮疹、胃痛或胃部不适感、反应迟钝(儿童多见)、恶心或呕吐[进行外科手术和(或)并用其他药物时],甚至出现黄疸。使用栓剂时可发生直肠烧灼感或刺痛。 4、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很少见,可见血压增高,偶见血压轻度降低。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及再生不良性贫血则属少见。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已知对吩噻嗪类药高度过敏的病人,也对本品过敏。 2、对诊断的干扰: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可显示葡萄糖耐量增加。可干扰尿妊娠免疫试验,结果呈假阳性或假阴性。 3、用异丙嗪时,应特别注意有无肠梗阻,或药物的逾量、中毒等问题,因其症状体征可被异丙嗪的镇吐作用所掩盖。 4、下列情况应慎用:急性哮喘、膀胱颈部梗阻、骨髓抑制、心血管疾病、昏迷、闭角型青光眼、肝功能不全、高血压、胃溃疡、前列腺肥大症状明显者、幽门或十二指肠梗阻、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儿童,服用本品后痰液粘稠,影响排痰,并可抑制咳嗽反射)、癫痫患者(注射给药时可增加抽搐的严重程度)、黄疸、各种肝病以及肾功衰竭、Reye综合征(异丙嗪所致的锥体外系症状易与Reye综合征混淆)。

(1)交叉过敏:与磺胺类药物、呋塞米、布美他尼、碳酸酐酶抑制剂有交叉反应 (2)对诊断的干扰:可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尿糖、血胆红素、血钙、血尿酸、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血镁、钾、钠及尿钙降低。 (3)下列情况慎用: ①无尿或严重肾功能减退者,因本类药效果差,应用大剂量时可致药物蓄积,毒性增加; ②糖尿病; ③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病史者; ④严重肝功能损害者,水、电解质紊乱可诱发肝昏迷; ⑤高钙血症; ⑥低钠血症; ⑦红斑狼疮,可加重病情或诱发活动; ⑧胰腺炎; ⑨交感神经切除者(降压作用加强); ⑩有黄疸的婴儿。 (4)随访检查:①血电解质;②血糖;③血尿酸;④血肌酶,尿素氮;⑤血压。 (5)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用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减少反射性肾素和醛固酮分泌。 (6)有低钾血症倾向的患者,应酌情补钾或与保钾利尿药合用。

药企入驻&商务合作联系:
18170858443

(点击可直接拨打电话)

药企入驻申请快捷、曝光率高

填写入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