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1、本品适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及手术期感染预防。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其制剂主要成分为头孢曲松钠。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主要成份为每片含王不留行、邻氨基苯甲酸、干酵母、,乳酸钙。 |
|
生产企业 |
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白云山汤阴东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3020239 |
国药准字H4102524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本品适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及手术期感染预防。 |
用于产后气血亏损、乳汁不通不下或少乳痛、乳肿等症。 |
|
用法用量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1、肌内注射溶液的配制:以3.6ml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或1%盐酸利多卡因加入1g瓶装中,制成每1ml含250mg头孢曲松的溶液。 2、静脉给药溶液的配制:将9.6ml前述稀释液(除利多卡因外)加入1g瓶装中,制成每1ml含100mg头孢曲松的溶液,再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3、成人常用量肌内或静脉滴注,每24小时1-2g或每12小时0.5-1g。最高剂量一日4g。疗程7-14日。 4、小儿常用量静脉滴注,按体重一日20-80mg/kg。12岁以上小儿用成人剂量。 5、治疗淋病的推荐剂量为单剂肌内注射0.25g。 |
口服,一次3~5片,一日3次。 |
|
副作用 |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
尚未见不良反应报道。 |
|
禁忌 |
|
|
|
成分 |
1、本品适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及手术期感染预防。 |
用于产后气血亏损、乳汁不通不下或少乳痛、乳肿等症。 |
|
药理作用 |
不良反应与治疗的剂量、疗程有关。局部反应有静脉炎(1.86%),此外可有皮疹、皮炎、瘙痒、荨麻疹、水肿、发热、支气管痉挛和血清病等过敏反应(2.77%),头痛或头晕(0.27%),软便、腹泻、恶心、呕吐、口炎、腹痛、结肠炎、黄疸、胀气、味觉障碍和消化不良等消化道反应(3.45%)。实验室检查异常约19%,其中血液学检查异常占14%,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出血,血小板增多或减少和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异常者为5%和1.4%。 |
王不留行种籽含三种皂苷,王不留行皂苷有A、B、C、D四种,均为白棉根皂苷元衍生的多糖苷。王不留行醇提取物给雌性小鼠胃给药试验,子宫中cAMP虽明显增高但不妊娠,说明王不留行有抗着床抗早孕作用,其水煎剂对离体大鼠子宫有兴奋作用。干酵母为酵母菌的干燥菌体主要含B族维生素、叶酸、生物素、肌醇、氨苯甲酸及某些酶类物质,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增加免疫功能。乳酸钙可补充哺乳妇女钙盐缺乏,四药合用,可增强体质,通经活血,散结,下乳,消肿、消痈。 |
|
注意事项 |
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头孢菌素时发生过敏反应者达5%~10%;如作免疫反应测定时,则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对头孢菌素过敏者达20%。 2、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本品时应根据病人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 3、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头孢菌素类很少产生伪膜性结肠炎)者应慎用。 4、由于头孢菌素类毒性低,所以有慢性肝病患者应用本品时不需调整剂量。病人有严重肝肾损害或肝硬化者应调整剂量。 5、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大于5ml/分钟,每日应用本品剂量少于2g时,不需作剂量调整。血液透析清除本品的量不多,透析后无需增补剂量。 6、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的患者以硫酸铜法测尿糖时可获得假阳性反应,以葡萄糖酶法则不受影响;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可有暂时性升高;血清胆红质、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皆可升高。 7、本品的保存温度为25℃以下。 8、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 9、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用头孢菌素类虽尚未见发生问题的报告,其应用仍须权衡利弊。 10、儿童用药: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2kg者)的用药安全尚未确定。有黄疸的新生儿或有黄疸严重倾向的新生儿应慎用或避免使用本品。 11、老年用药:除非老年患者虚弱、营养不良或有重度肾功能损害时,老年人应用头孢曲松一般不需调整剂量。 12、药物过量: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1.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2.如服用过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3.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