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急性出血,特别适用于急性大出血的初始治疗;由于外伤、烧(烫)伤和出血等引起的外科低血容量性休克;外科手术期间的血容量减少;体外灌注时减少由于体外循环产生并发症的风险。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主要组分为:右旋糖酐、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钠、乳酸钠。 |
主要成份为西达本胺。 |
|
生产企业 |
西安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60418 |
国药准字H20140129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急性出血,特别适用于急性大出血的初始治疗;由于外伤、烧(烫)伤和出血等引起的外科低血容量性休克;外科手术期间的血容量减少;体外灌注时减少由于体外循环产生并发症的风险。 |
西达本胺片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次全身化疗的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该适应症是基于一项单臂临床试验的客观缓解率结果给予的有条件批准。有关本品用药后长期生存方面的获益尚未得到证实,随机对照设计的确证性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
|
用法用量 |
成人每次静脉内输注本品500-1000mL,应根据患者年龄、临床表现和体重调整用量。加入体外循环液的剂量为20-30mL/kg,以右旋糖酐40计为2-3g/kg。 |
本品需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
|
副作用 |
1、本品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循环血容量的增加可引起临床病症的恶化)。 2、本品禁用于高乳酸血症病人(病情可能恶化)。 |
西达本胺片单药在PTCL患者中的安全性数据,主要来源于一项关键性、单臂、开放、II期临床试验(N=83)和一项探索性、单臂、开放、II期临床试验(N=19)。在PTCL关键性II期临床试验中,患者采用每周服药两次、每次30MG的给药方式,平均治疗时间为4.4月(范围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用于急性出血,特别适用于急性大出血的初始治疗;由于外伤、烧(烫)伤和出血等引起的外科低血容量性休克;外科手术期间的血容量减少;体外灌注时减少由于体外循环产生并发症的风险。 |
西达本胺片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次全身化疗的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该适应症是基于一项单臂临床试验的客观缓解率结果给予的有条件批准。有关本品用药后长期生存方面的获益尚未得到证实,随机对照设计的确证性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
|
药理作用 |
1、临床上重大不良反应: (1)休克(发生频率未见报道):由于休克可能发生,因此,应当仔细观察病人。如果观察到血压下降、脉搏频率加快或呼吸困难等休克体征或症状,应立刻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2)急性肾衰(发生频率未见报道):急性肾衰可能出现。如果出现尿少等肾功能不良体征或症状,应立刻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像血液过滤、血浆交换或血液透析。 (3)过敏性休克(发生频率未见报道):如果观察到过敏性休克病征或症状,应立刻停止给药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2、其他不良反应: (1)血液方面:大剂量或反复输注本品可能引起延长出血时间或引起出血倾向。如果出现任何这些反常的病征,应停止给药。 (2)胃肠道:恶心和呕吐很少发生。 (3)皮肤:荨麻疹可能很少发生。 (4)大剂量和/或快速给药:大剂量和/或快速给药可能引起大脑、肺和外周性水肿,因此,在大剂量和/或快速给药时病人应当被仔细监控。 |
目前西达本胺尚未进行正式人体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体外研究显示西达本胺对人肝微粒体CYP450酶各主要亚型均无明显的直接抑制作用。对CYP1A2,CYP2B6,CYP2C9,CYP2C19,CYP2E1的直接抑制作用IC50值均大于30µM,对CYP2C8,CYP2D6,CYP3A4(睾酮作为底物)和CYP3A4(咪达唑仑作为底物)的直接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4.33,14.9,6.27和2.8µM,高于本品临床推荐剂量下的稳态峰浓度(0.14µM)。体外采用人肝细胞进行CYP450酶诱导试验结果显示,在0.1µM浓度下,西达本胺对肝细胞CYP3A4和CYP1A2均无诱导作用。在0.5和3µM浓度下,对CYP1A2的诱导作用分别约为阳性对照的30.2-41.7%和67.74-84.9%,对CYP3A4无影响。在本品联合紫杉醇和卡铂以非小细胞肺癌为适应症的IB期临床研究中观察到,西达本胺对紫杉醇(CYP3A4的底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影响,紫杉醇或卡铂对西达本胺的体内动力学参数也无明显影响。 |
|
注意事项 |
1、本品应避免长时间的使用,输注应在5天内完成。 2、以下病人给药时应谨慎:肾功能衰竭病人(病情可能恶化);脱水病人(肾功能不全可能加重);肺水肿病人(水和电解质可能引起病情的恶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或血小板减少症病人(减少止血增加出血的风险);肝病病人(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可能恶化。给药可能影响水和电解质的平衡,这样可能引起病人的病情恶化;由于尿道破坏引起尿量输出减少的病人(水和电解质的超负荷可能引起病人的临床病症可能恶化)。 3、使用时注意事项: (1)给药途径:本品必须静脉内给药。 (2)配药时:由于本品含有钙,当血中存在柠檬酸时可引起血凝固,使用时应谨慎。应当避免和含磷酸盐或碳酸盐的药物混合,因为可引起沉淀。 (3)给药前: ①如果产品浑浊,不应给药。温度改变很少引起不溶性沉淀,如果出现应当丢弃。 ②为使感染风险最小,应在无菌条件下使用。 ③如果在低温环境下给药,使用时应把本品加热至接近体温。 ④开瓶后立刻使用,用完后丢弃所有剩余的溶液。 4、运动员慎用。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有关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未确立。 6、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7、老年用药: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降低,因此,老年人用药时应采取合适的措施如减慢输注速度。 8、药物过量:尚无药物过量的报道。 |
一般注意事项血液学不良反应服用西达本胺片治疗时,可能会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等血液学不良反应。在西达本胺片单药治疗PTCL的探索性和关键性II期临床试验中(N=102),51例(50.0%)患者发生血小板计数减少,38例(37.3%)患者发生白细胞计数减少,19例患者(18.6%)发生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9例(8.8%)患者发生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其中≥3级的血小板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分别为24例(23.5%)、13例(12.7%)、10例(9.8%)和5例(4.9%)(详见【不良反应】表1)。大约75%的首次血液学不良反应出现在服药后的六周内。在服药过程中,建议每周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当出现≥3级血液学不良反应时,应进行对症处理和暂停用药,至少隔天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待相关血液学不良反应缓解至用药条件后可以恢复用药(详见【用法用量】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处理和剂量调整)。肝功能异常在西达本胺片单药治疗PTCL的探索性和关键性II期临床试验中(N=102),观察到有部分患者出现肝功能检测指标异常,包括7例(6.9%)γ-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