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急变期。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巯嘌呤。 |
本品主要成份为:奥美拉唑。 |
|
生产企业 |
陕西兴邦药业有限公司 |
汕头经济特区鮀滨制药厂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61021081 |
国药准字H10980308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急变期。 |
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
|
用法用量 |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巯嘌呤片: 1、绒毛膜上皮癌:成人常用量,每日6mg-6.5mg/kg,分两次口服。以10日为一疗程,疗程间歇为3-4周。 2、白血病: (1)开始,每日2.5mg/kg或80-100mg/m²,一日1次或分次服用。一般于用药后2-4周可见显效,如用药4周后,仍未见临床改进及白细胞数下降,可考虑在仔细观察下,加量至每日5mg/kg。 (2)维持,每日1.5mg-2.5mg/kg或50mg-100mg/m²,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 |
口服,不可咀嚼。1.消化性溃疡:一次20mg(一次1粒),一日1~2次。每日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胃溃疡疗程通常为4-8周,十二指肠溃疡疗程通常2~4周。2.反流性食管炎:一次20~60mg(一次l~3粒),一日1-2次。晨起吞服或早晚备一次,疗程通常为4~8周。3.卓-艾综合征:一次60mg(一次3粒),一日1次,以后每日总剂量可根据病情调整为20~120mg(1~6粒),若一日总剂量需超过80mg(4粒)时,应分为两次服用。 |
|
副作用 |
已知对本品高度过敏的患者禁用。 |
本品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是腹泻、头痛、恶心、腹痛、胃肠胀气及便秘,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ALT,AST)增高、皮疹、眩晕、嗜睡、失眠等,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可自动消失,与剂量无关。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虽然动物实验表明,本品无胎儿毒性或致畸作用,但对孕妇一般不用,对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儿童用药:尚无儿童用药经验,婴幼儿禁用。老年用药:尚不明确。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急变期。 |
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 |
|
药理作用 |
1、较常见的为骨髓抑制:可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2、肝脏损害:可致胆汁郁积出现黄疸。 3、高尿酸血症:多见于白血病治疗初期,严重的可发生尿酸性肾病。 4、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腔炎、腹泻,但较少发生,可见于服药量过大的患者。 5、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化少见。 |
||
注意事项 |
1、对诊断的干扰:白血病时有大量白血病细胞破坏,在服本品时则破坏更多,致使血液及尿中尿酸浓度明显增高,严重者可产生尿酸盐肾结石。 2、下列情况应慎用:骨髓已有显著的抑制现象,(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显著降低)或出现相应的严重感染或明显的出血倾向;肝功能损害、胆道疾患者、有痛风病史、尿酸盐肾结石病史者;4-6周内已接受过细胞毒药物或放射治疗者。 3、用药期间应注意定期检查外周血象及肝、肾功能,每周应随访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1-2次,对血细胞在短期内急骤下降者,应每日观察血象。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有增加胎儿死亡及先天性畸形的危险,故孕妇禁用。 5、儿童用药:小儿常用量:每日1.5mg-2.5mg/kg或50mg/m²,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 6、老年用药:由于老年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差,服用本品时,需加强支持疗法,并严密观察症状、体征及周围血管等的动态改变。 7、药物过量: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3.长期服用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4.可能引起维生素B12缺乏;5.与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