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治疗脑、心及外周血管痉挛所致的缺血,肾、胆或胃肠道等内脏痉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罂粟碱。 |
桂枝、茯苓、桃仁、白芍、牡丹皮 |
|
生产企业 |
杭州国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80666 |
国药准字Z10950005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治疗脑、心及外周血管痉挛所致的缺血,肾、胆或胃肠道等内脏痉挛。 |
活血、化瘀。用于妇人淤血阻络所致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见上述症候者 |
|
用法用量 |
1、本品每支临用前须用适量的注射用水完全溶解。成人常用量,缓慢肌肉注射,一次30mg,每日90-120mg。 2、静脉注射:一次30-120mg,每3小时1次,应缓慢注射,不少于1-2分钟,以免发生心律失常以及足以致命的窒息等。用于心搏停止时,两次给药要间隔10分钟。缓慢静脉点滴,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滴注,一次30mg,每日90-120mg,分3-4次给药。 |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饭后服。经期停服。疗程3个月,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1、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2、震颤麻痹(帕金森病)。 3、对本品过敏。 4、出血性脑梗死。 5、脑梗死发病后24小时至2周内有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者,血压下降或血压有下降趋势者。 |
偶见药后胃脘不适,隐痛,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治疗脑、心及外周血管痉挛所致的缺血,肾、胆或胃肠道等内脏痉挛。 |
活血、化瘀。用于妇人淤血阻络所致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见上述症候者 |
|
药理作用 |
1、用药后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眼及皮肤明显黄染,提示肝功能受损。 2、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头痛、嗜睡及过敏反应。 3、可引起注射部位皮肤发红、肿胀或疼痛。快速给药可使呼吸加深、面色潮红、心跳加速、低血压伴昡晕。 4、过量时可有视力模糊、复视、嗜睡或(和)无力。 5、可出现血嗜酸性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胆红素增高。 |
调节血流变、改善血 液的“粘、浓、凝、聚”。 抑制血小板凝集, 抑制血栓形成,对实验性DIC有预防作用。 镇痛:对外周性及中枢性 疼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抗炎:对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子宫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作用:兴奋与抑制。 调节内分 泌:有类似LHRH作用与弱抗磁性激素作用。 调节免疫:增强免疫功能,抗自身免疫。 抗肿瘤。 调节血流变、改善血 液的“粘、浓、凝、聚”。 抑制血小板凝集, 抑制血栓形成,对实验性DIC有预防作用。 镇痛:对外周性及中枢性 疼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抗炎:对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子宫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作用:兴奋与抑制。 调节内分 泌:有类似LHRH作用与弱抗磁性激素作用。 调节免疫:增强免疫功能,抗自身免疫。 抗肿瘤。 |
|
注意事项 |
1、由于对脑及冠状血管的作用不及对周围血管,可使中枢神经缺血区的血流进一步减少,出现“窃流现象”,用于心绞痛、新近心肌梗死或卒中时须谨慎。 2、心功能不全时慎用,以免引起心功能抑制。 3、青光眼患者要定期检查眼压。 4、静脉大量应用能抑制房室和室内传导,并产生严重心率失常。 5、需注意检查肝功能,尤其是患者有胃肠道症状或黄疸时。出现肝功能不全时应停药。 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本品属妊娠C类用药,尚不清楚孕妇给予罂粟碱是否会对胎儿造成伤害,或是否会影响生育能力。孕妇慎用。 (2)现尚不清楚罂粟碱是否通过乳汁排泄,因此哺乳妇女慎用。 7、儿童用药:缓慢肌注或静脉注射,一次按体重1.5mg/kg,每日4次。儿童静脉点滴用法的安全有效性尚未建立。 8、老年用药:青光眼患者慎用本品。 9、药物过量: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虚弱、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眼球震颤、出汗、面色潮红、眩晕、窦性心动过速严重过量有抑制细胞呼吸和弱的钙拮抗剂作用。尚无中毒的血药浓度值。 |
1 孕妇忌服,或遵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