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1、本品适用于对其呈现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某些肠杆菌属和腐生葡萄球菌等细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的初发病例。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甲氧苄啶。 |
鲜守宫、鲜金钱白花蛇、鲜蕲蛇 |
|
生产企业 |
山西同济药业有限公司 |
北京建生药业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14022091 |
国药准字Z1098004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本品适用于对其呈现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某些肠杆菌属和腐生葡萄球菌等细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的初发病例。 |
破瘀散结,解郁通络。用于原发性肝癌血瘀郁结证,症见右胁下积块,胸胁疼痛,神疲乏力,腹胀,纳差等。 |
|
用法用量 |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甲氧苄啶片: 1、治疗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0.1g。每12小时1次或一次0.2g(2片),一日1次,疗程7-10日。 2、肾功能损害成人患者需减量应用。 3、肌酐清除率30ml/min(0.5ml/s)时仍用成人常用量。肌酐清除率为15-30ml/min(0.25-0.5ml/s)时,每12小时服50mg。肌酐清除率15ml/min(0.25ml/s)时不宜用本品。 |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
|
副作用 |
1、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2、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病患者(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紫癜症等)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胃肠不适,如恶心、腹泻等。偶有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
|
禁忌 |
|
|
|
成分 |
1、本品适用于对其呈现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某些肠杆菌属和腐生葡萄球菌等细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的初发病例。 |
破瘀散结,解郁通络。用于原发性肝癌血瘀郁结证,症见右胁下积块,胸胁疼痛,神疲乏力,腹胀,纳差等。 |
|
药理作用 |
1、由于本品对叶酸代谢的干扰可产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高铁血红蛋白性贫血。一般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系轻度,及时停药可望恢复,也可加用叶酸制剂。 2、过敏反应:可发生瘙痒、皮疹,偶可呈严重的渗出性多形红斑。 3、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一般症状轻微。 4、偶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有头痛、颈项强直、恶心等表现。 |
1)阻滞有丝分裂:流式细胞分析表明金龙胶囊能阻滞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细胞从S期向G2期和M期转化,使分裂期的瘤细胞减少,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2)直接杀灭细胞:细胞CT分析表明金龙胶囊可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并对CTX有协同作用,增强CTX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 3)抑制血管生成:肿瘤的复发、转移均需要新生血管的形成,而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也需要血液的营养供应,研究表明金龙胶囊能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网络形成,这是该药防止肿瘤复发转移、抑制肿瘤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4)影响细胞代谢:荧光偏振和核磁共振研究表明金龙胶囊可影响细胞膜流动性和细胞内Na+浓度,从而影响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和跨膜信息传递,大大强化了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5)诱导细胞分化:研究发现金龙胶囊可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小鼠树突状细胞肉瘤DCS以及人胃癌细胞MGC-803等肿瘤细胞系分化,其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功能与维甲酸相似。 |
|
注意事项 |
1、下列情况应慎用:肝功能损害;由于叶酸缺乏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肾功能损害。 2、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周围血象检查。在疗程长、服用剂量大、老年、营养不良及服用抗癫痫药者易出现叶酸缺乏症,如周围血象中白细胞或血小板等已有明显减少则需停用本品。 3、本品可空腹服用,如有胃肠道刺激症状时也可与食物同服。 4、若与磺胺甲唑(SMZ)合用,两者的剂量比为1∶5(TMP∶SMZ)为好。 5、在无尿患者,本品的半衰期可自10小时左右延长至20-50小时。本品可经血液透析清除,故在透析后需补给维持量的全量;腹膜透析对本品自血中清除无影响。 6、如因服用本品引起叶酸缺乏时,可同时服用叶酸制剂,后者并不干扰本品的抗菌活性,因细菌并不能利用已合成的叶酸。如有骨髓抑制征象发生,应即停用本品,并给予叶酸3-6mg肌注,每日1次,使用3日或根据需要用药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对长期、过量使用本品者可给予高剂量叶酸并延长疗程。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胃肠不适,如恶心、腹泻等。偶有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