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用于皮肤和粘膜的化脓性感染、白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炎,也用于烫伤、烧伤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甲紫,甲紫为氯化四甲基副玫瑰苯胺、氯化五甲基副玫瑰苯胺与氯化六甲基副玫瑰苯胺的混合物。甲紫溶液为其乙醇、水的1%溶液。  | 
                        
                             盐酸达克罗宁  | 
                    |
| 生产企业 | 
                             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  |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44023922  | 
                        
                             国药准字H20041523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用于皮肤和粘膜的化脓性感染、白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炎,也用于烫伤、烧伤等。  | 
                        
                             局部麻醉药。用于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时的喉头麻醉和润滑,同时祛除腔道内泡沫,使视野清晰。  | 
                    |
| 用法用量 | 
                             外用。治疗粘膜感染,用1%水溶液外涂,一日2~3次;用于烧伤、烫伤,用0.1%~...  | 
                        
                             用时振摇,于胃镜检查前将本品8~10ml含于咽喉部,片刻后慢慢吞下,约10~15分钟后可行胃镜检查。  | 
                    |
| 副作用 | 
                             对粘膜可能有刺激或引起接触性皮炎。  | 
                        
                             对盐酸达克罗宁过敏者禁用。  | 
                    |
| 禁忌 | 
                             
  | 
                        
                             儿童注意事项: 应酌情减少剂量。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应慎用。 老人注意事项: 应酌情减少剂量。  | 
                    |
| 成分 | 
                             用于皮肤和粘膜的化脓性感染、白念珠菌引起的口腔炎,也用于烫伤、烧伤等。  | 
                        
                             局部麻醉药。用于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时的喉头麻醉和润滑,同时祛除腔道内泡沫,使视野清晰。  | 
                    |
| 药理作用 | 
                             药理作用 本品为局部麻醉药,对粘膜有表面麻醉作用,具有穿透性强和作用持久的特点,一般2~10分钟起效,可维持2~4小时。 毒性作用 本品毒性较普鲁卡因低,大鼠口服LD50为0.37g/kg,相当于临床推荐剂量的222倍;小鼠口服LD50为0.21g/kg,相当于临床推荐剂量的126倍。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0.047g/kg,相当于临床推荐剂量的28.2倍。  | 
                    ||
| 注意事项 | 
                             面部有溃疡性损害时应慎用,不然可造成皮肤着色。治疗鹅口疮时,只在患处涂药,如将溶液咽下可造成食管炎、喉头炎。涂药后不宜加封包。大面积破损皮肤不宜使用。本品不宜长期使用。  | 
                        
                             急性病患者及消化道粘膜严重损伤患者应酌情减少剂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