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真菌引起的皮炎、湿疹、手足癣、股癣及过敏性皮炎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硝酸咪康唑、丙酸氯倍他索等。  | 
                        
                             本品主要成分为阿昔洛韦,化学名为:9-[(2-羟基乙氧基)甲基]鸟嘌呤  | 
                    |
| 生产企业 | 
                             福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五洲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4023266  | 
                        
                             国药准字H20066173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真菌引起的皮炎、湿疹、手足癣、股癣及过敏性皮炎  | 
                        
                             用于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感染  | 
                    |
| 用法用量 | 
                             外用。一日1到2次,均匀涂敷于患处。  | 
                        
                             涂患处。小儿与成人均每4小时1次,每日5次,夜间无需使用,连续用药5日。若5日后仍未治愈,疗程可额外延长5日。  | 
                    |
| 副作用 | 
                             用药部位可产生水泡、红斑、充血、灼热、瘙痒等刺激症状;毛囊炎、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还可引起皮肤干燥、多毛、萎缩纹、增加感染的易感性等、长期大面积用药可引起皮质功能亢进症,表现为多毛、痤疮、满月脸、骨质疏松等症状。偶可引起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 
                        
                             本品禁用于已知对阿昔洛韦或丙烯乙二醇过敏的患者。  | 
                    |
| 禁忌 | 
                             
  | 
                        
                             
  | 
                    |
| 成分 | 
                             真菌引起的皮炎、湿疹、手足癣、股癣及过敏性皮炎  | 
                        
                             用于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感染  | 
                    |
| 药理作用 | 
                             使用本品后,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灼热或刺痛感。约11%的病人出现皮肤轻度干燥和鳞片样改变。少数病人曾有红斑和瘙痒的报告。  | 
                    ||
| 注意事项 | 
                             1、本品含皮质类固醇外用制剂,若长期、大面积应用或采用封包治疗,由于全身性吸收作用,可造成可逆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PHA)轴的抑制,部分患者可出现柯兴综合症、高血糖及尿糖等表现,因此本药不能长期、大面积使用、亦不能采用封包治疗。  | 
                        
                             1本品不推荐用于粘膜,如口腔、眼部和阴道,因为可能会引起刺激。应特别注意避免接触到眼睛。2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如AIDS病人或骨髓移植的病人),对于此类患者,在对任何感染进行治疗前应咨询医生。3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4涂药时需戴指套或手套。5涂药部位如有灼热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止用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需咨询医生。6请将药物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