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用于各型疟疾,但主要用于抗氯喹恶性疟的治疗和凶险型恶性疟的抢救。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蒿甲醚。 |
黄芪、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乳香(制)、没药(制)、鸡血藤、牛膝、桂枝、桑枝、地龙、全蝎、水蛭。 |
|
生产企业 |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66178 |
国药准字Z20025001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用于各型疟疾,但主要用于抗氯喹恶性疟的治疗和凶险型恶性疟的抢救。 |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
|
用法用量 |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蒿甲醚片: 口服。一日1次,连服5天或7天,成人一次口服80mg或按体重1.6mg/kg,首次加倍,儿童按年龄递减。 蒿甲醚胶囊: 口服。每日1次,每次80-100mg(2-2.5粒),连用7天,首剂加倍。 蒿甲醚注射液: 1、成人常用量,肌内注射,首剂160mg(2支),第2日起每日1次,每次80mg,连用5日。 2、小儿常用量,肌内注射,首剂按体重3.2mg/kg;第2-5日,每次按体重1.6mg/kg,每日1次。 |
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
|
副作用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尚不明确。 |
|
禁忌 |
|
|
|
成分 |
本品用于各型疟疾,但主要用于抗氯喹恶性疟的治疗和凶险型恶性疟的抢救。 |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
|
药理作用 |
临床使用剂量不良反应轻微,个别患者有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网织红细胞一过性减少。极个别患者可能有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等)。 |
实验证明:脑心通胶囊对“血瘀”模型的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还原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均有显著降低作用;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可明显抑制血栓形成,且有一事实上的量效关系;可明显增加脑血流量,明显降低脑血管阻力,明显延长凝血时间。 |
|
注意事项 |
蒿甲醚片、蒿甲醚胶囊: 1、严重呕吐者慎用。 2、对于凶险型疟疾的急救,应考虑使用蒿甲醚注射液。 蒿甲醚注射液: 本品遇冷如有凝固现象,可微温溶解后使用。 |
胃病患者饭后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