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皮肤病治疗药。用于控制瘤型麻风反应症。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沙利度胺,化学名称为:N-(2,6-二氧代-3-哌啶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
本品主要成分为丙酸氯倍他索,化学名为:16β-甲基-11β-羟基-17-(1-氧代丙基)-9-氟-21-氯-孕甾-1,4-二烯-3,20-二酮 |
|
生产企业 |
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 |
国药集团三益药业(芜湖)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32026130 |
国药准字H34020303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皮肤病治疗药。用于控制瘤型麻风反应症。 |
适用于慢性湿疹、银屑病、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神经性皮炎、掌跖脓疱病等皮质类固醇外用治疗有效的皮肤病。 |
|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25~50mg(半片~1片),一日100—200mg(2~4片),或遵... |
外用,涂于患处,一日2-3次,待病情控制后,改为一日1次。 |
|
副作用 |
口鼻黏膜干燥,头昏,倦怠,嗑睡,恶心,腹痛,便秘,面部浮肿,面部红斑、过敏反应及多发性神经炎等。 |
对本品和其它皮质类固醇类药品过敏者禁用。 |
|
禁忌 |
|
儿童注意事项: 婴儿及儿童不宜使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后慎用。孕妇不能长期、大面积或大量使用。 老人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
|
成分 |
皮肤病治疗药。用于控制瘤型麻风反应症。 |
适用于慢性湿疹、银屑病、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神经性皮炎、掌跖脓疱病等皮质类固醇外用治疗有效的皮肤病。 |
|
药理作用 |
本品作用机制推测有免疫抑制、免疫调节作用,通过稳定溶酶体膜,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性,产生抗炎作用。尚有抗前列腺素、组胺及5-羟色胺作用等。 |
本品属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及抗渗出作用。本品作用迅速,具有较强的毛细血管收缩作用,其抗炎作用为氢化可的松的112.5倍,倍他米松磷酸钠的2.3倍,氟轻松的18.7倍。全身不良反应为氟轻松的3倍,无水钠潴留作用,有一定的促进钠、钾排泄作用。 |
|
注意事项 |
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
1)本品属于强效皮质类固醇外用制剂,若长期、大面积应用或采用封包治疗,由于全身性吸收作用,可造成可逆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PHA)轴的抑制,部分患者可出现库欣综合征、高血糖及尿糖等表现,因此本药不能长期大面积应用,亦不宜采用封包治疗。(2)大面积使用不能超过2周;治疗顽固、斑块状银屑病,若用药面积仅占体表的5%~10%,可以连续应用4周。每周用量均不能超过50g。(3)不能应用于面部、腋部及腹股沟等皮肤折皱部位,因为即便短期应用也可造成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4)如伴有皮肤感染,必须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如同时使用后,感染的症状没有及时改善,应停用本药直至感染得到控制。(5)不可用于眼部。 |